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2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9
雹子就是冰雹。
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上升到了空中,许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遇到冷空气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越来越大,多了云托不住,就下雨,若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结成冰或雪,就下雪,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即冰雹。
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角度理解,冰雹灾害是冰雹的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受灾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灾害。降雹与暴雨都是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地形约束,常相伴发生,因此暴雨和地形成为冰雹灾害孕灾环境的主要因素。
1、雹灾波及范围广。虽然冰雹灾害是一个小尺度的灾害事件,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冰雹灾害,几乎全部的省份都或多或少地有冰雹成灾的记录,受灾的县数接近全国县数的一半,这充分说明了冰雹灾害的分布相当广泛。
2、冰雹灾害分布的离散性强。大多数降雹落点为个别县、区。
3、冰雹灾害分布的局地性明显。冰雹灾害多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段,特别是青藏高原以东的山前地段和农业区域,这与冰雹灾害形成的条件密切相关。
4、中国冰雹灾害的总体分布格局是中东部多,西部少,空间分布呈现一区域、两条带、七个中心的格局。其中一区域是指包括我国长江以北、燕山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是中国雹灾的多发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冰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3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