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制作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8 02:53
PPT制作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PPT过分追求大而全
也许是由于追求完美的心理,也许是为了在课题教学中省力省心,避免出现知识漏洞,很多的PPT课件(无论是网络下载的所谓的精品PPT课件还是在优质课或者日常公开课里见到的PPT课件)都力图以大而全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所以,常常看到很多教师所设计的一节课的课件竟然有幻灯片三十、四十张甚至更多。PPT课件里面的内容囊括了诸如复习导入新课的问题设计、情景材料;新课教学中的事例列举、探究活动、课堂适时检测题;当然学生课本上的主要内容都会在幻灯片中体现出来,而且还会加上自己对其内容的分析归纳,至于课堂小结,课后练习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此尽善尽美的设计难道还不是一个优秀PPT课件吗?
可问题是,这样的PPT课件拿在手里怎么利用得了?通常看到的状况是一堂课老师就扮演着一个讲解PPT课件角色,疲于奔命似的把一张又一张幻灯片处理完。老师完全被自己制作设计的PPT课件牵着走,没有一点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而学生呢?恐怕连幻灯片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都没时间浏览完全,更不用说还要去理解消化,更不用说是以课堂主体的身份参与其中了。所以不难想象,这样的一节课能实现什么好的效果?这样的幻灯片对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适得其反了。
PPT课件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已,老师们在制作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它不是每分钟都要用的,该让学生回归课本的时候还得回归课本,该老师自己板书的时候还是要板书,该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时候就去主动参与,各种手段相互结合让课堂效率得以提高才是目的所在。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对那种大而全的PPT课件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修改,过渡性的环节略做设计,多余的不要了;课本的一般知识省略去,核心重点的通过课件强化就够了;有些背景材料,课堂习题,能省的就省,保留一二必要的可以了……如此下来,PPT课件还剩下10—15张,老师学生利用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节约出来的课堂时间无论是用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参与还是老师的灵活而即兴的发挥相信都会为课堂效果增分不少。
误区二:PPT设计杂乱花哨
有些老师在PPT课件设计的时候喜欢在模板、配色、动画、音效等方面做文章,认为这样可以让PPT课件更醒目,更吸引人。笔者认为,恰当的使用这些技术是能够为课堂教学效果加分的。但这样的问题也还是要尽量避免:一是一个PPT课件选用太多模板,而且主题风格千差万别。表明上看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其实在运用过程中却容易导致模板与内容不协调,甚至是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二是幻灯片配色杂乱,把幻灯片搞得五颜六色的,初一看起来,貌似很醒目,其实有些色彩在的课堂教学中会影响PPT课件内容的可视效果,最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疲劳;三是动画设计花哨,这一句内容用渐变式进入,那一句又采用温和式……有时候还把内容显示的次序搞混了,而且每个动画都加上诸如掌声什么的声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其实,一个PPT课件,完全不用搞得那么复杂,选取一两个符合教学内容的模板,配色方案让学生感觉轻松为宜,动画设计简洁,音效偶尔用用就好了。
误区三:PPT内容偏离主题
部分教师在PPT课件的制作设计的时候,会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背景材料,视频资料或者歌曲等。这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设计方案,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但如果背景材料文字、图片内容太多,视频资料过长,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比如文字材料字数太多,势必会字体过小,学生就看不清楚,阅读量大了,时间也够不过来;视频过长,学生是很欢迎的。也可以拓宽视野,但一节课就四十来分钟,放两段视频,读几段文字材料,那么课堂教学内容怎么办?这样的本末倒置的设计是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精挑细选,文字材料可以进行删减,保留必要的部分展示给学生,视频也可以通过切割工具把必须的画面切割下来,最多两三分钟就够了,歌曲嘛,课前放首简短激昂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放点轻音乐缓解学生疲惫的心理,但也只能是偶一为之,不必时时事事俱备,凡事注意个度,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误区四、PPT演示不流畅
在PPT的制作中,有时会用许多超级链接,在演示时会退出演示模式,回翻,甚至链接的文件打不开。这样会乱学习思路,和思维的连贯性,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效率。建议在制作的时候,也不必设计超级链接,回到前面的某一张幻灯片,直接多复制一张粘贴过来就行了,顺序播放既简单又不容易出错,还可以减少一些链接图标,更能突出重点,还可以减少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可能性。教师在用移动存储或硬盘转存PPT课件时,不要只转存PPT文件,而要把把那些被链接的文件也同时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