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7 13: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1 11:57
襁褓之中,她用甘甜旳乳汁哺育我们;学生时代,她为我们洗衣做饭任劳任怨;然而,长大离家后,多数时间她只能在电话另一头轻声叮嘱……她,是母亲。
母爱有多“重”?山东省文化教育系统近年来运用大数据思维,让“母爱有多重”有了参考“数据”。
5月14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一家书店,化妆师为年轻的母亲化上老年妆。当日是母亲节,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一家书店举办“穿越时空,遇见三十年后的妈妈”主题活动,邀请30多位年轻的妈妈化妆成三十年后的样子,“穿越时空”与孩子谈心交流,让孩子们感受母亲养育的不易,珍惜与妈妈相处的时光。
母爱有“重量”吗?
“没有什么可以与母爱相比,母爱太伟大了。”在30岁的陈芳看来,母爱是难以计量的。
辞职创业、母亲去世、孩子出生……2016年是陈芳人生中特殊的一年,其中有成功也有遗憾。陈芳说,现在想来,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再抱一抱母亲,“母亲生病后迅速消瘦下来,或许在那一抱之中,我能更好地感受母爱的 重量 。”
像陈芳一样,多数人知道母爱分量很重,但从未思考过母爱是否可以“量化”。近年来,山东省文化教育部门运用大数据思维,把“孝、诚、爱”等中华传统美德融入现代学科知识,为“母爱有多重”等人生考题给出了参考“数据”。
“母爱的 重量 并非无法计数,而是在点滴之中。”山东省社科联副*林建宁介绍,在翻阅古今中外德育教材、考察多个国家和地区品行教育之后,他发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潜藏着大量数理化知识和深刻的道德理念”,并由此编写出一套教育普及读物。
“儿女生日,母亲难日。”在山东一家研究机构工作的张萱对此深有体会。“长大后才知道,妈妈生我时经历难产,虽然挺了过来但落下病根。”她说,自己小时候调皮、不爱走路,妈妈时常背着她去上幼儿园或上班。
“如今妈妈的背越来越驼,这也是母爱的体现吧。”张萱说,母爱有多重,她没有认真思考过,但总有一些数字无法忘记,“比如,妈妈背我上下班时走过的那几条街,每天往返大约5公里。”
林建宁说,有的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解开大量数理化试题,但像“我吃了妈妈多少乳汁”“我还能见妈妈多少面”等一些基本“人生题”,却迟迟不能真正领悟。
5月14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一家书店,一名小朋友和自己“三十年后的妈妈”相拥。
母爱究竟有多“重”?
“1岁婴儿时,宝宝平均体重15斤,妈妈每天要抱大约20次;2到3岁幼儿时,25斤,抱约10次;4岁至10岁时,50斤,抱5次……同学们算一算,10岁前你在妈妈怀里有多重?”
“930750斤!”简单数*算后,学生们发现:妈妈的臂弯竟然会承受这么多重量!即使成年后每天坚持抱妈妈1次,按照妈妈体重100斤计,也需要超过25年才能回报妈妈“臂弯里的重量”。
这是山东日照市新营小学一场生动的微课堂教学现场。短短十多分钟时间,通过对“母爱”这一道德“原点”的数学化思考,培育学生感恩母爱。
近年来,这一套德育模式已在烟台、日照、淄博等多地学校推广,除“我在妈妈怀里有多重”外,类似经大数据分析而“量化”出来的母爱还有许多:
——为生我,妈妈有多痛?
根据医学领域的常用标准,往手指里钉竹签,疼痛指数是7;妈妈生宝宝时,疼痛指数则是8,有的妈妈会因分娩痛晕过去。
——我吃了妈妈多少乳汁?
据医学统计,哺乳期宝宝平均每天吃母乳800毫升,一年大约喝掉292公斤母乳;无论春夏秋冬,妈妈每夜抱宝宝哺乳3次、每次约25分钟、每天少睡75分钟,一年相当于失去2个月的睡眠。
——妈妈为我梳洗多少次?
统计显示,孩子出生后,妈妈大约要为孩子洗5000次袜子、2000次脸、1500次脚、600次澡。如果是女孩子,妈妈还要为她梳3000次头。
——妈妈接送我上学走过多少路?
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天往返接送4次,按耗费2小时、每年上学200天计算,9年累计约3600小时。如果选择步行,按每小时6公里速度计算,9年可走约1.7倍长征的距离。
……
“数据化”为感受母爱提供了新的视角。山东淄博淄川二中物理教师袁延昭说,在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授课时,他把“母亲步行接送孩子上学”设为当堂检测题,“当有同学算出从上学至今,母亲为接送他走过近一万里路时,发出了惊叹声。那堂课,大家学习劲头明显更足。”
5月14日,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一家书店,一名小朋友和自己“三十年后的妈妈”合影。
答好母爱这道“必答题”
“你记得恋人的阴历和阳历生日吗?”“你经常给恋人打电话吗?”“如果是母亲呢?”
这些问题,林建宁曾经在不同场合做过多次现场测试。不过,结果都是相似的:大多数人准确记得恋人的生日,经常和恋人通话,但记不准甚至记不起母亲的生日,通话也比较少。
“这些年我与妈妈见过多少次?”母亲弥留之际,陈芳经常想到这个问题。从读大学起,她就长期与妈妈异地生活,大学毕业后仅重要节假时才有空闲回家。“工作后最多一年回家4次、一次3到5天,一年不到20天。”陈芳说。
与陈芳的思路不同,一笔“回家账”更令人动容:如果母亲45岁时,儿女奔赴异地求学或打拼,每年回家2次,今生相聚的机会可能只有区区70多次,若每年多回家2次,就相当于“延长”母亲35年寿命……
母爱有多“重”?这个看似生活化、故事化的提问,经过科学化、现代化、数据化解答后就变为“有价值的追问”。在完成价值追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激发内省,更容易让人们主动践行美德。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不同于考试作答,“母爱有多重”因人而异,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知孝感恩应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让家庭美德教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