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说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浅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0 21: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3 01:11
摘 要:王国维的“境界”说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他把“境界”分为:“写境”和“造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他的词论中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体现了王国维在中国文论上的匠心,是对中国文论的更深一层的探索与挖掘。
关键词:王国维 造境 写境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王国维是中国文论历史上有特殊意义的一位文论家。他处在古代文论与近现代文论的交接处,经历了中国最动荡时期的沉浮,思想也因此尤为前卫而复杂。在《人间词话》一书中,王国维用现代逻辑和思路,对中国的词提出了许多新见,尤其是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境界等概念的见解,更体现了他的慧心。他在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境界”有所分类,其中主要有两类,一是“造境”与“写境”;一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下面笔者将谈谈对这四个概念的理解。
一、“境界”分类
(一)造境——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而这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第一,写境。按照原文的说明,可以理解为“写境”取写实之意,要求是“合乎自然”。我认为这里的“自然”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词的内容,二是指词的风格。
1.内容 指词的内容符合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的真实面貌和逻辑规律。在谈写实家与理想家的时候,王国维提到:“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固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王国维认为,即使是“造境”,它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法则”也必然是来自于“自然”的,那么“写境”就更不用说了。
2.风格 不矫揉造作,清淡为佳。《人间词话》中对于端己词和飞卿词有这样的评论:“端己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王国维认为端己词比飞卿词更胜一筹,就胜在了自然。他对这两位诗人的评价是:“‘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画在屏风上的金鹧鸪虽然精致秀丽,却没有活泼的生命力,自然比不上清丽鸣啭的“黄莺语”了。中国古代诗文一直都在雕琢和自然之间起伏循环,王对诗词的审美取向就是清淡新雅之美。
第二,造境。关于“造境”,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创造出来的境界。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中的基础,即“实境”,这是文学欣赏中的理解的第一步。而“造境”即从“实境”中引申阐发出的高一层的境界,是“邻于理想”的。我们在造境中可以探寻到作词人的志向理想,体会到他们的信仰人格。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如果说“实境”是指客观的世界,那么“造境”就是指人内心的主观世界。实境与造境相结合,真景物与真感情相融合才能谓之有境界。
(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第一,“有我之境”的视角——“人→物(世界)”。“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故观物出发点是“我”,即主体是人,客体是物,“人→物(世界)”。这种创作手法直白明了,可直抒胸臆。需要注意的是,王国维提到“有我之境”应该符合一个特点,就是“物皆着我之色彩”。此处的“色彩”应该是指作者的情感和人格等个人化的特点,此时的“物”是完全受“我”影响的。
第二,“无我之境”的视角——有三种。“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观物出发点是“物”,即主体和客体都是物,“物→物”。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物”是不具有生命力的,要使一“物”得以观察另一“物”,自然还是少不了人力的牵引。所以从人与物的主体性来看,我觉得“以物观物”可以由两个角度来理解:
1.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物(世界)”
王国维说的以“物”来观物,其实也是以“我”观物,即选定一个“物”来寄托“我”的思想感情,让这个“物”作为“我”的代言人,再通过这个带有“我”的感*彩的“物”来观察审视世界。实际上这个关系式就应该是“人→物(甲)→物(世界)”,此处的“物(甲)”起的是中介传达的作用,所以其本质还是“人→物(世界)”。
2.突出物的主体性——“物(我)→物(世界)”
关于这点我认为也有两种理解:
一者,不是让“物”带上“我”的感情,迁就“我”的想法,而是让“我”变成“物”,直接以这个“物”的身份来观察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我”消失了,或者说“我”抛弃了自身的躯壳,让灵魂融入了“物”当中以观“物(世界)”。此时这“物”的角色就像是志怪小说中的花仙狐魅,以物的身份作人的思索。这样“物”就不再是中介的作用,而是直接变成一个有思考力的观察审视者。不过这当中的精神主导和思维模式的来源依然是“我”,是人。所以这关系就是:“物(我)→物(世界)”。
二者,把物的特性放在首位,从物的角度去看世界,而不是套用人的思维模式和逻辑世界。而这个情况可以成立的前提是,万物有心。万物有自己的生存规律,并且也能感受到喜怒哀乐。人理解物的生存规律,也能揣摩得出物的心境。如果要做一个类比的话,童话也许是运用了这种写作视角。童话中,让动物拥有符合自己身份的思考和行动逻辑,而不是完全套用人类逻辑。这种视角表达出来就是:“物→物(世界)”。
3.物我交融——“我 = 物(世界)”
以上的两种应该是属于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的范畴,而我认为,王国维所谈到的“无我之境”其实也是一种“我”与“物”之间的情感和人格的交流,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融合。
王国维认为“以物观物”的结果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即在他看来“我”与“物”的地位是平等的,并没有谁利用谁,或者谁主导谁,即物我混融,不分彼此。也许这个才是他所认为的“以物观物”的真义。这与庄周梦蝶颇有相似之意。词人在写作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的存在,也抛掉单个的具体的物作为媒介,而是直接融入真实的世界里,去体悟世界的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