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0 18:3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9 14:49
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联姻*。
和亲*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几乎所有朝代都有采用过和亲*。这一*对中国的发展史有着很大的影响。
和亲*从类型上分,大概有以下三种:
一种是针对敌对的民族,像西汉初期,汉朝与匈奴的和亲就属于这一种。
还有一种和亲是针对友好民族的,比如西汉中期,汉朝与乌孙的和亲,还有唐代衡阳公主与阿史那社尔的和亲。
再有一种和亲是针对那些已经归属过来的少数民族,比如西汉末年,汉朝与南匈奴的和亲。
这些和亲的目的,大概也有三种情形:
一种是当中原王朝力量软弱的时候,为了使边疆不受侵扰,*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最典型的就是刘邦和冒顿单于的和亲。
第二种情形是中原王朝力量强大的时候,这时候是少数民族为了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和认可,或是想学习中原的生活、生产方式,就主动向中原王朝来求婚,比如西突厥多次向唐朝的求婚。
第三种是中原王朝要利用少数民族熟悉本民族的优势,通过和亲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当然,这些目的有时候就达到了,有时候就失败了。
西汉初年,刘邦的和亲*,短暂的实现了中原的稳定,但总体说来并不成功。
西汉为和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匈奴对中原边疆的侵扰却一直没有断过,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匈奴贵族变得越来越贪婪,索取的也越来越多。
还是后来汉武帝用武力打败了匈奴,使得“漠南无王庭”,这才彻底解决了边患危机。
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却是一个成功和亲的例子。在王昭君嫁于匈奴的几十年里,汉匈一直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
还有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也是成功的和亲。
对于和亲*的好坏,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是持否定的态度,这一派人认为和亲*是属于屈辱妥协、投降*的*。不但没有用,还会使这些民族更加骄横。
另一派人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他们认为和亲能使民族之间和解,还能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封建社会时期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最好办法。
还有一派观点则认为对和亲不应该全面否定,也不应该全面肯定。从目的上来说,和亲是统治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这一点并不可取。
但在客观上,和亲确实或多或少地缓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作用。
而且和亲对促进民族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更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些是和亲*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9 14:49
和亲*是非常好的一项举措,不仅能避免战争给双方带来的伤害,也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9 14:49
古代的和亲*对中国的发展史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核心*可以抵御敌对的民族,其次就是可以针对友好的民族进行核心,能够更加的增进友情。其三是当国力软弱的话,可以保证边疆不受其侵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9 14:50
古代的和亲*有利于两国的和平安定,和亲一次就能换来几十年的和平,对朝廷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