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3 10: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14:57
1945年5月后,王秉祥任*关中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部副*、宣传部副*、*,兼任关中分区党校副校长。1946年任关中西线指挥部政委、警备一旅一团政委,兼任*新宁县委*。1947年关中地委决定成立新宁、新正、中宜三县中心县委,王秉祥任中心县委*和收复关中敌占区指挥部成员,同杨伯伦、,刘樊功、葛海洲等率警一旅三团一、三营深入新正、赤水、淳耀等地,闯进敌包围圈,从3月16日到4月上旬,共打了7次歼灭战,连连取胜,战绩卓著,牵制胡宗南部数十倍于已的敌军,掩护了主力突围,收复了关中,受到西北大区的表扬。接着率领中心县地方武装和西线指挥部将士一起,与*马继援八十二军长期周旋,浴血奋战,直至西北战场最后胜利。1948年秋到1949年春,人民*两次解放陕西铜川,王秉祥两次出任军管会主任。当第一次解放铜川后,因敌情变化,*腹背受敌,在*转移的紧急关头,接连收到一野四纵总部的三次电报命令,责成军管会撤离时,将铜川“煤矿彻底摧毁”。王秉祥根据对党的方针*的理解和整个战局的分析,顶住沉重压力,没有执行这个命令。后来查明,是译电员不慎,误将“对敌工事彻底摧毁”的命令,译为将铜川“煤矿彻底摧毁”。王秉祥拒令而保护了铜川煤矿及7万多名职工的身家性命,并因此受到表彰。
1949年3月,王秉祥调任陇东地委*。1950年6月改任*庆阳地委*兼军分区政委。期间,建党建政,肃清*残余势力和企图叛乱的反动武装,成绩显著,受到*甘肃*的通报表彰。1951年2月,调任甘肃*组织部副*兼省人事厅*、省劳动就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行政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主任、文史馆主任、妇女委员会*等职。1954年任*甘肃*组织部*、*党校和省行政干校校长、甘肃省*委员。1956年任*甘肃*专职常委,是年7月被选为*八大代表,出席了八大一次和二次会议。在他主持组织、人事工作期间,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并提出应当注意培养和任用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干部,还将这一观点写入题目为《超车》的文章里。这篇文章发表在*甘肃*主办的《红星》杂志1958年第一期。1959年任*甘肃**处*,同年12月当选为甘肃省常务副*和第二届全国*,以及省*党组*。1960年6月,任甘肃省农垦委员会主任,在张掖主持召开了河西农垦会议,提出在河西扩大耕地四千万亩,植棉一千万亩,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电器化,把河西建成粮棉基地和国家战略后方的主张,得到*的肯定和赞许。是年,王秉祥带领*工作组调查解决通渭县发生的严重饥荒,他逐村逐户看灾民,问饥苦,鼓励基层干部讲真话,向*如实反映了通渭饥荒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迅速调拔回销粮抢救人命的建议,在*的支持下,为通渭县争取到了当时全省最高的回销粮供给标准。
1962年,在批判和处理*主要负责人“左倾蛮干”错误中,全省集训县以下基层干部一万零六人,还提出要*毙13名县委*。王秉祥敏锐地看到,这种作法是在纠正错误工作中存在的以左反左的严重问题,便诚恳地提出不应过多地打击基层干部的正确意见。此意见不仅没有被听取,王秉祥反而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是年12月,撤销了他的党内外一切职务。此后,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中,他接连遭受批判和*,但他始终保持了*党员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气节。 党的卜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初,王秉祥被调回甘肃省,任*甘肃*常委、副*。1980年,*正式·厂达文件,对他自1962年到“文化大*”中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进行厂彻底平反和纠正。1981年恢复了原正省级职务,任*甘肃**兼省*委*、省保密委*、打击经济犯罪领导小组组长,省边界领导小组组。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被选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3年任*甘肃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1月任政协甘肃*员会*兼党组*,同时兼任甘肃省地方吏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甘肃*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1985年当选为中国*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当选为*十:三大代表,并出席了历次会议。1988年3月,当选为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这一时期,王秉祥对全省*工作的拔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严肃党纪、整顿党风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对党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对*老区建设非常关心,长途跋涉,奔走呼吁,倡导成立了甘肃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经过他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使盐环定杨黄工程甘肃专用工程立项并开工建设。1992年7月30日他在盐环定扬黄工程甘肃专用工程开工典礼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赋诗两首祝贺:
(一)
三省牵黄龙,一流润北原;
千年苦旱地,万紫百花园。
(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姹紫嫣红众手栽。
千年苦旱今朝解,环县人民喜开怀。
此外,他不顾高龄,主持全省地方史志的编纂工作,审阅了数百万字的地方志稿,撰写了数十万字的党史资料和*回忆录,他还参与和支持社会各项公益性工作和诸多社会团体的活动,在党史、法学、诗词、老年大学等31个社会团体任会长、名誉会长和顾问,深受社会各界的敬重。1993年8月,王秉祥在兰州逝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