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读后感写得好给100+10QB!!!字数要求700以上我现在七年级别写的太好了,也别太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2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31
第一次看到《酥油》,是在青年文摘上的推荐。5年的*支教生活,让我被作者江觉迟深深震撼。终于在书城,忍不住买下了这本书,细细品读,忽然很想要了解,这,究竟是这样的一种生活。这虽然是小说,却之与真实的生活,那些情感,那些真实的爱,真真正正地震撼了我。
从小就对*很向往,那里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有着干净的,一望无际的白,有着自由辽阔的草原生活,于是去*旅游就成为了我一个深埋于心的梦想。可是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的生活,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般辽阔美好。书中的女主人公梅朵,在第一次来到这个海拔如此高的土地时,无法忍受他们的食物,裹着十分腥膻的羊皮睡觉,睡在到处布满牛粪的地方,在大雨淋漓的夜晚编织的帐篷落下蒙蒙细雨无法入眠。这,都是我们无法忍受的生活吧。可是她却坚持了下来,为了孤儿工作的展开,为了她的梦想。
而最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对于宗教的极端信仰吧。那些朴实的人们是那么地相信着神灵。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已经成年的孤儿所画,在梅朵的帮助下跟随画师去学习绘画,他再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草原,参加了一个法会。大师说,他从喜马拉雅山的那边,带回了一把刀,说是可以切割掉人病变的身体器官,并且不会伤及筋骨,不会疼痛,所画马上冲上去请求大师切除他手臂上的肉瘤,知道科学知识的梅朵被人群挤拦阻止不及,大刀光辉落下,所画的身影,也跟随着落下。大师望着汹涌而出的血,不知所措,只说是菩萨占卜的问题。梅朵想向那个作法的大师要求赔偿,可最后却发现所画跟着大师,一起出家了。也许这就是大师能给的最好的赔偿了。看到这里,有人一定要嘲笑他们的傻了,我却笑不出来。看了书,才知道原来这些信仰已经在他们的心底深深扎下了根,我能说什么呢!谁能嘲笑他们呢!他们没有知识!所以他们相信念经可以把病治好而不是吃药,他们相信*可以让已经死去的人升入天堂。梅朵虽然知道这些都是荒谬的,可在这片草原上,没有人了解,她只是被当做思想异类。是的,没有知识是多么可怕。我甚至能感受到梅朵的孤独,绝望和无奈,她无法改变那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她只能全心全意地将自己的心血投注在孤儿身上,希望自己给予他们的知识能够让这些孩子渐渐改变,再让他们,将这片草原渐渐改变。
男主人公月光,与梅朵历尽艰难找到孤儿,与梅朵共同经历过这么多事,却最终无法跨过信仰这一道墙。月光曾以为梅朵死去,万念俱灰,出家当了喇嘛为梅朵超生,而最后梅朵逃过了车祸这场死劫,再回到草原上寻找月光时,已经无法再挽回。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喇嘛是神圣的,如果还有俗念,就会成为罪人,生生世世得不到佛祖的保佑。梅朵最后说,多农喇嘛说世间一切都是虚浮的,只有信仰伴随着人生老病死。但是除了神灵,月光,我还有你吗?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却再也跨不过那座墙。让我突然感觉,自己心目中那片苍茫的白,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纯净。那样一望无际的白,给的是无力,与孤独。梅朵是花儿的意思,看到月光下的梅朵,我真的忍不住,要宣泄出那种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梅朵为孤儿们付出的心力。一个在藏区富裕人家收养的被当做佣人使唤的13岁小男孩阿嘎,每天做着数不完的活,主人家夫人不肯放他走。于是梅朵就和月光跋涉千里历尽生死艰险来到喜马拉雅山背面的一个庙,请求活佛来说服女主人,因为活佛的话,她不能不听的,活佛是人们心中最神圣的。阿嘎便成为了梅朵孤儿工作中的第一个孩子,他很聪明,很勤劳,一直在帮助照料孩子们的生活问题。但有一天,他们收来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小尺呷,他不听梅朵的千叮万嘱,上课只爱看窗外,还随地大小便。梅朵骂他,千叮咛万嘱咐,却被这孩子当做耳边风。她突然觉得心好累,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月光说,也许你用的方法不对。后来,多农喇嘛来看他们,讲他游历中经历的鬼神的荒诞故事,孩子们深信不疑。最后他问小尺呷,你想不想和喇嘛一样外出游历经历这么多有趣的事?小尺呷说想,喇嘛就说,那你就要好好学习,你不学习了知道,怎么能看懂外面的文字呢?小尺呷愣了愣,从此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嗯,观念一时是不能改变的,那么为什么不顺应它,慢慢努力呢。梅朵终于又拾起了勇气。她没有过多地理会自己渐渐变坏的身体,因为她只想留在这里,月光,孩子们,学校,就像她的家,给她的人生经历一次洗礼。
看完这本书,我来到电脑前,却看着电脑有些恍惚,忽而觉得脑子还在那个草原世界翱翔,却被身旁的高楼大厦阻隔了视线。有很多读者说,这篇小说真实,真实得让人心头发紧,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无法写出。作者觉迟说,不是小说真实,而是写小说的人,心灵真实,情感真实,它就是我这些年所看,所感,所想,所念,所期盼的,情感的汇总,它被释放出来。我才知道,原来真正经过心灵的文字,是不用拼命编织的,不用像平时写作文那样,眼巴巴地望着800那个字数格子想得筋疲力尽。也许真的是我经历得不够,那些硬背下来的素材,是生硬的,也许我更应该多看看那些能够让我心灵颤动的东西。我想说,这虽然不是一本名著,它却真真实实地让我感动了。
给这篇文字取名叫做“这么近,那么远”, 正是想要表达那种人明明就在眼前,思想却隔着无穷远的苍白无力的刺痛感,就像你以为你终于登上了喜马拉雅的山峰,却在欣喜地展望脚下的云彩的同时,发现不远处又有一座更高的山峰,而这两座山峰之间隔着的,却是万丈深渊,也许一辈子,也走不到底。觉迟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来找到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即使知道这是非常非常的困难,她也相信着,有像她这样热血的人。我望着镜中的自己,问,你行吗?是啊,当然不行,还是从来没想过。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如何照顾别人呢。我自认没有那么伟大。
前几天在《人间》看到一对收养了13个有先天疾病的贫苦夫妻,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只有8岁的大儿子想帮爸爸分担,就瞒着爸爸独自上了节目想要赢取一辆拖车,好让爸爸拉煤不用那么辛苦。我看了真的很感动,稀里哗啦的,感叹他们伟大的情操。我跟爸爸说,他却说,看这节目感动感动就算了,捐点钱捐点物什么的都好,但如果真想做善事收养,也要想想自己担不担得起这个责任。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是的,爸爸是理智的,他说的对,热心不能代替全部,因为这个现实太现实了。而那些真正能够吃苦为了孩子们,去支教的人们,他们又是花了多大的勇气,花了多大的力气来说服亲人们,毅然决然踏上这条艰苦的道路呢?我却是不得而知了。也许我们这些“现实”的思想境界,也和这些支教的人们隔了很远吧。
也许我再不会看着老人家求神拜佛站在旁边露出不屑的表情了,不会再把奶奶送给我的祖传玉丢在一边。是的,信仰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既然无法改变,何不顺应呢。我们坚信着科学,这难道就不是一种信仰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在彼此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呢。那些无法短时间改变的观念,就让它随着年月,慢慢沉淀吧。总有一天,知识会改变它的。我也衷心的希望,那些失学的孩子们,孤儿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好好学习,从而渐渐改变他们的信仰,他们的观念。
有一天,世界终会变成——这么远,那么近。嗯,远的是距离,近的是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老师要求3000字,我自己写的,你可以摘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31
(⊙o⊙)…我也有这作业,挺好谢的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1:32
自己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