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2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通常我们读铜臭( chou ),而不是读铜臭 (xiu) 。读臭为“秀”是后来的事,见于三部委 1985 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是一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音异读词规范化的标准,如其《通知》所说,对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是“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的。但是,审音表中关于“铜臭”的读音是值得斟酌的。 铜臭一词,出自《汉书·崔?S·??·烈传》: ??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炯、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旁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曷鸟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引文略长,以便看到铜臭一词的语源背景。一、东汉桓、灵之时,官爵公然买卖,天子亲临,价格弹性,条件宽松,大小官吏,趋之若鹜;公卿名士,不能免俗。崔烈有名于时,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担心物议,问其子崔均:“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均曰:“论者嫌其铜臭。”这个铜,就是那个为汉文帝吮痈得宠的邓通造的钱,文帝赐之蜀严道铜山,使可自己铸钱,所以邓氏的铜钱满天下。二、铜臭其词,在当时就蕴含强烈贬义。父子之间对话本来还平和,及至儿子如实相告,一听到“嫌”、“铜臭”这样的字眼,崔烈就怒不可遏了,是又怒又骂又打的。可见“臭”字只有当恶气讲、含讥讽意时才有惹得名士发怒、咒骂和“举杖击之”的可能。 铜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铜钱、铜元的臭味,用来讥刺惟利是图的表现( 1979 年版是“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注音就是 chou )。其他词书的解释大致不差,《辞海》:“后常讥讽爱钱的人”;《辞源》:“讥讽以钱买官或豪富者”;《汉语大词典》:“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所以,在现代汉语语用习惯里,铜臭一词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臭的音读并不复杂,其古音读 xiu ,是一个会意字,“用鼻子辨别气味”(《汉语大字典》),就是嗅的意思,引申为气味的总称,有“善气”和“恶气”的分别。《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是作气味讲,也就是《孟子·尽心》里所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的臭,即“通于鼻者”(孔颖达)。这是臭字的本义。《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臭,气香馥如兰也”, 是作香气(善气)讲;东汉仲长统《昌言·理乱》:“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是作臭气(恶气)讲,即秽恶的气味。从恶气引申,臭就成了令人厌恶、拙劣和狠毒的贬词,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曰人下的不高明的棋为“臭棋”,曰狠狠的骂为“臭骂”;《儒林外史》:“从早上到此刻,一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排场!”《红楼梦》:“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铜臭的音和义也是这样来的:铜臭,铜钱的臭气(恶气、秽气)。 从词典的注释中可以知道,铜臭,是铜钱的臭味、臭气。其实,铜作为金属,本无气味可言,说它有“臭味”或“臭气”,显然加上了人们主观上的好恶色彩。而在现代汉语里,作为注释文字的“臭味”和“臭气”的臭,都该念 chou ;那么,铜臭的臭念 chou 是顺理成章的。 还可以从前人的著作中找到许多例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实传》。汉代权臣崔烈,名重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千年以来,书香铜臭,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褒贬好恶.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以前的钱是铜钱,铜臭就是对那些过于爱钱的人的贬义的说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铜臭”典出东汉末年,汉灵帝卖官鬻爵,崔烈纳钱五百万当上了司徒,问他儿子崔均:“吾位居三公,外议如何?”其子答道:“大人历位卿守,论者但嫌其铜臭尔。”随历史演进,今日人们所言之 “铜臭”已引申为满身市侩习气、以利为重而不顾及道德礼仪、被人们嗤之以鼻的行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通常我们读铜臭( chou ),而不是读铜臭 (xiu) 。读臭为“秀”是后来的事,见于三部委 1985 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是一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音异读词规范化的标准,如其《通知》所说,对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是“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的。但是,审音表中关于“铜臭”的读音是值得斟酌的。 铜臭一词,出自《汉书·崔?S·??·烈传》: ??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炯、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旁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曷鸟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引文略长,以便看到铜臭一词的语源背景。一、东汉桓、灵之时,官爵公然买卖,天子亲临,价格弹性,条件宽松,大小官吏,趋之若鹜;公卿名士,不能免俗。崔烈有名于时,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担心物议,问其子崔均:“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均曰:“论者嫌其铜臭。”这个铜,就是那个为汉文帝吮痈得宠的邓通造的钱,文帝赐之蜀严道铜山,使可自己铸钱,所以邓氏的铜钱满天下。二、铜臭其词,在当时就蕴含强烈贬义。父子之间对话本来还平和,及至儿子如实相告,一听到“嫌”、“铜臭”这样的字眼,崔烈就怒不可遏了,是又怒又骂又打的。可见“臭”字只有当恶气讲、含讥讽意时才有惹得名士发怒、咒骂和“举杖击之”的可能。 铜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铜钱、铜元的臭味,用来讥刺惟利是图的表现( 1979 年版是“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注音就是 chou )。其他词书的解释大致不差,《辞海》:“后常讥讽爱钱的人”;《辞源》:“讥讽以钱买官或豪富者”;《汉语大词典》:“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所以,在现代汉语语用习惯里,铜臭一词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臭的音读并不复杂,其古音读 xiu ,是一个会意字,“用鼻子辨别气味”(《汉语大字典》),就是嗅的意思,引申为气味的总称,有“善气”和“恶气”的分别。《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是作气味讲,也就是《孟子·尽心》里所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的臭,即“通于鼻者”(孔颖达)。这是臭字的本义。《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臭,气香馥如兰也”, 是作香气(善气)讲;东汉仲长统《昌言·理乱》:“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是作臭气(恶气)讲,即秽恶的气味。从恶气引申,臭就成了令人厌恶、拙劣和狠毒的贬词,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曰人下的不高明的棋为“臭棋”,曰狠狠的骂为“臭骂”;《儒林外史》:“从早上到此刻,一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排场!”《红楼梦》:“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铜臭的音和义也是这样来的:铜臭,铜钱的臭气(恶气、秽气)。 从词典的注释中可以知道,铜臭,是铜钱的臭味、臭气。其实,铜作为金属,本无气味可言,说它有“臭味”或“臭气”,显然加上了人们主观上的好恶色彩。而在现代汉语里,作为注释文字的“臭味”和“臭气”的臭,都该念 chou ;那么,铜臭的臭念 chou 是顺理成章的。 还可以从前人的著作中找到许多例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通常我们读铜臭( chou ),而不是读铜臭 (xiu) 。读臭为“秀”是后来的事,见于三部委 1985 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是一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音异读词规范化的标准,如其《通知》所说,对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是“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的。但是,审音表中关于“铜臭”的读音是值得斟酌的。 铜臭一词,出自《汉书·崔?S·??·烈传》: ??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炯、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旁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曷鸟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引文略长,以便看到铜臭一词的语源背景。一、东汉桓、灵之时,官爵公然买卖,天子亲临,价格弹性,条件宽松,大小官吏,趋之若鹜;公卿名士,不能免俗。崔烈有名于时,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担心物议,问其子崔均:“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均曰:“论者嫌其铜臭。”这个铜,就是那个为汉文帝吮痈得宠的邓通造的钱,文帝赐之蜀严道铜山,使可自己铸钱,所以邓氏的铜钱满天下。二、铜臭其词,在当时就蕴含强烈贬义。父子之间对话本来还平和,及至儿子如实相告,一听到“嫌”、“铜臭”这样的字眼,崔烈就怒不可遏了,是又怒又骂又打的。可见“臭”字只有当恶气讲、含讥讽意时才有惹得名士发怒、咒骂和“举杖击之”的可能。 铜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铜钱、铜元的臭味,用来讥刺惟利是图的表现( 1979 年版是“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注音就是 chou )。其他词书的解释大致不差,《辞海》:“后常讥讽爱钱的人”;《辞源》:“讥讽以钱买官或豪富者”;《汉语大词典》:“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所以,在现代汉语语用习惯里,铜臭一词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臭的音读并不复杂,其古音读 xiu ,是一个会意字,“用鼻子辨别气味”(《汉语大字典》),就是嗅的意思,引申为气味的总称,有“善气”和“恶气”的分别。《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是作气味讲,也就是《孟子·尽心》里所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的臭,即“通于鼻者”(孔颖达)。这是臭字的本义。《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臭,气香馥如兰也”, 是作香气(善气)讲;东汉仲长统《昌言·理乱》:“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是作臭气(恶气)讲,即秽恶的气味。从恶气引申,臭就成了令人厌恶、拙劣和狠毒的贬词,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曰人下的不高明的棋为“臭棋”,曰狠狠的骂为“臭骂”;《儒林外史》:“从早上到此刻,一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排场!”《红楼梦》:“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铜臭的音和义也是这样来的:铜臭,铜钱的臭气(恶气、秽气)。 从词典的注释中可以知道,铜臭,是铜钱的臭味、臭气。其实,铜作为金属,本无气味可言,说它有“臭味”或“臭气”,显然加上了人们主观上的好恶色彩。而在现代汉语里,作为注释文字的“臭味”和“臭气”的臭,都该念 chou ;那么,铜臭的臭念 chou 是顺理成章的。 还可以从前人的著作中找到许多例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实传》。汉代权臣崔烈,名重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千年以来,书香铜臭,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褒贬好恶.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以前的钱是铜钱,铜臭就是对那些过于爱钱的人的贬义的说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铜臭”典出东汉末年,汉灵帝卖官鬻爵,崔烈纳钱五百万当上了司徒,问他儿子崔均:“吾位居三公,外议如何?”其子答道:“大人历位卿守,论者但嫌其铜臭尔。”随历史演进,今日人们所言之 “铜臭”已引申为满身市侩习气、以利为重而不顾及道德礼仪、被人们嗤之以鼻的行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实传》。汉代权臣崔烈,名重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千年以来,书香铜臭,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褒贬好恶.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以前的钱是铜钱,铜臭就是对那些过于爱钱的人的贬义的说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铜臭”典出东汉末年,汉灵帝卖官鬻爵,崔烈纳钱五百万当上了司徒,问他儿子崔均:“吾位居三公,外议如何?”其子答道:“大人历位卿守,论者但嫌其铜臭尔。”随历史演进,今日人们所言之 “铜臭”已引申为满身市侩习气、以利为重而不顾及道德礼仪、被人们嗤之以鼻的行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通常我们读铜臭( chou ),而不是读铜臭 (xiu) 。读臭为“秀”是后来的事,见于三部委 1985 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这是一部关于现代汉语的语音异读词规范化的标准,如其《通知》所说,对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是“采取约定俗成、承认现实的态度”的。但是,审音表中关于“铜臭”的读音是值得斟酌的。 铜臭一词,出自《汉书·崔?S·??·烈传》: ??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炯、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旁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曷鸟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烈惭而止。烈后拜太尉。 引文略长,以便看到铜臭一词的语源背景。一、东汉桓、灵之时,官爵公然买卖,天子亲临,价格弹性,条件宽松,大小官吏,趋之若鹜;公卿名士,不能免俗。崔烈有名于时,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担心物议,问其子崔均:“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均曰:“论者嫌其铜臭。”这个铜,就是那个为汉文帝吮痈得宠的邓通造的钱,文帝赐之蜀严道铜山,使可自己铸钱,所以邓氏的铜钱满天下。二、铜臭其词,在当时就蕴含强烈贬义。父子之间对话本来还平和,及至儿子如实相告,一听到“嫌”、“铜臭”这样的字眼,崔烈就怒不可遏了,是又怒又骂又打的。可见“臭”字只有当恶气讲、含讥讽意时才有惹得名士发怒、咒骂和“举杖击之”的可能。 铜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铜钱、铜元的臭味,用来讥刺惟利是图的表现( 1979 年版是“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注音就是 chou )。其他词书的解释大致不差,《辞海》:“后常讥讽爱钱的人”;《辞源》:“讥讽以钱买官或豪富者”;《汉语大词典》:“铜钱的臭气。原用来讥讽用钱买官或豪富者。后常用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所以,在现代汉语语用习惯里,铜臭一词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 臭的音读并不复杂,其古音读 xiu ,是一个会意字,“用鼻子辨别气味”(《汉语大字典》),就是嗅的意思,引申为气味的总称,有“善气”和“恶气”的分别。《诗·大雅·文王》:“无声无臭”,是作气味讲,也就是《孟子·尽心》里所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的臭,即“通于鼻者”(孔颖达)。这是臭字的本义。《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疏:“臭,气香馥如兰也”, 是作香气(善气)讲;东汉仲长统《昌言·理乱》:“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是作臭气(恶气)讲,即秽恶的气味。从恶气引申,臭就成了令人厌恶、拙劣和狠毒的贬词,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曰人下的不高明的棋为“臭棋”,曰狠狠的骂为“臭骂”;《儒林外史》:“从早上到此刻,一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排场!”《红楼梦》:“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铜臭的音和义也是这样来的:铜臭,铜钱的臭气(恶气、秽气)。 从词典的注释中可以知道,铜臭,是铜钱的臭味、臭气。其实,铜作为金属,本无气味可言,说它有“臭味”或“臭气”,显然加上了人们主观上的好恶色彩。而在现代汉语里,作为注释文字的“臭味”和“臭气”的臭,都该念 chou ;那么,铜臭的臭念 chou 是顺理成章的。 还可以从前人的著作中找到许多例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19
“铜臭”一词,出自《后汉书·崔实传》。汉代权臣崔烈,名重一时,但他仍不满足于现状,而在卖官鬻爵的*中以五百万钱买得司徒一职,从而得享“三公”之尊。有一日他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崔钧如实回答:“论者嫌其铜臭。”由此人们便以“铜臭”一词来讥讽俗陋无知而多财暴富之人。千年以来,书香铜臭,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褒贬好恶.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以前的钱是铜钱,铜臭就是对那些过于爱钱的人的贬义的说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20
“铜臭”典出东汉末年,汉灵帝卖官鬻爵,崔烈纳钱五百万当上了司徒,问他儿子崔均:“吾位居三公,外议如何?”其子答道:“大人历位卿守,论者但嫌其铜臭尔。”随历史演进,今日人们所言之 “铜臭”已引申为满身市侩习气、以利为重而不顾及道德礼仪、被人们嗤之以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