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7 04: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03:14
自汉朝时候开始,我国古代封建王基本都开始以“孝”治天下,因此宗族血缘关系变得愈发紧密,以至于有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话语。因此,当人与人结仇之时常常就会想着斩草除根,否则就陷入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仇恨圈里了。
而掌握了天下所有人生杀大权的皇帝,更是有权处以诛灭九族的刑罚,其实也是基于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的想法。在很多影视剧中,皇帝似乎常常将诛九族挂在嘴边,那么诛九族到底有多严重, 历史 上又真的发生过如同影视剧中一样那般频繁的诛九族的惩罚么?
>>诛九族的演变史
根据《尚书》记载,早在夏启时期,类似诛九族的连坐之刑就已经出现了。夏启位置不是靠着大禹禅让而来,因此夏朝地界不服者众,各地都有反叛之声,因此夏启不得不带领军队前去平叛,而在行军之前,夏启就勒令,在战场上不听从命令的,其子亦将随其一起被处死。
另外,商纣王也干过同样的事。《尚书》记载,纣王有令,“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妻子”,这是将连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有趣的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举的大义旗帜就是纣王“罪人以族”,结果在《周礼》当中却记载,周朝对犯人的惩罚当中,也同样使用“杀其亲者焚之”,正是屠龙勇士终成恶龙了。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宗族关系已经相当系统化了,因此“族”的概念也更加明晰。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对完善的“诛三族”的惩罚,据《史记》记载,在秦文公二十年,也就是公元前745年左右的时候,诛三族开始作为系统刑罚编入了秦国法律当中,此时的三族指的是父母,妻子和兄弟,一次降罪,至少就是十几条人命将无。
自此之后,诛连之罪的覆盖范围开始变得越来越广,自诛三族之后接连诞生了诛五族、诛七族、诛九族乃至诛十族的情况。而其中诛九族的九族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指从自己来算上面四代和下面四代的人都将受到牵连,也就是跟自己和自己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有任何血缘关系以及姻亲关系的人都将因连坐而死。
而另一个说法,则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计九族。这种连坐方法跟上一个方法差不太多,但是因为后来人们对于婚姻关系同样十分敬重,而第一种方法对姻亲对象的家庭的连坐还不够彻底,因此还专门加上了妻族二,也就是妻子的父亲和母亲两个家族。
而按照这个范围来算,即使是普通家庭,那一次也得死几十口人,而对于一些豪门大家来说,那可能就是成千上万人了,这个规模也实在太过骇人。因此诛灭九族其实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即使是皇帝也得掂量着用,因此 历史 上真正被诛九族的,其实仅仅只有两例。
>>第一例——杨玄感叛乱
杨玄感的父亲乃是隋朝重臣杨素,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御史大夫、司徒等职,并被赐封“越国公”,地位显赫。杨玄感就是杨素的长子,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结果却遭到隋炀帝杨广猜忌打压,为求自保,杨玄感开始筹谋造反。
公元613年,杨广带兵出征高句丽时,*防卫空虚,杨玄感趁机发动兵变,先是断杨广粮道,后是拥兵十几万直接对抗杨广大军。可惜时运不济,最终杨玄感兵败于陈述之下。杨广愤怒至极,之后便下令诛灭其九族,上百口人就此失去生命。
>>第二例——明朝方孝孺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是极其喜爱的,朱标死后按理来说应该封其他儿子继承大统,结果朱元璋却让皇太孙朱允炆做了皇帝。而朱允炆根基不稳,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藩王的势力都比他强,于是开始采取削藩制度。
朱棣为求自保,便联合朱权发动“靖难之役”,兵锋直抵南京,而后南京城破,朱棣离坐上龙椅仅仅只差一个比较正式的即位诏书。而方孝孺作为明初大儒宋濂的学生,文笔卓越,学贯古今,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因此他就成为了拟定诏书的人选。
但方孝孺认为朱棣此举乃是造反,死活不愿意给朱棣写诏书,还称朱棣为“奸臣”,最终惹怒朱棣。朱棣便下令诛灭方孝孺九族,甚至还将方孝孺的儒门学子也一同连坐,成了 历史 上唯一一个“诛十族”的案例,800多人就此身亡。
>>结语
自此之外,再无任何诛灭九族的案例。这种连坐九族的处罚无疑是极其残忍的,跟中华文化中儒家提倡的“仁”背道而驰,而儒家又一直是古代皇帝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即使是皇帝通常也不会轻易下如此可怕的刑罚。
而随着时代的演进,这种祸及无辜的法度早已不存在了。因此,在影视剧中皇帝动不动就要诛九族的情况,在真实的 历史 上是很少出现的。诛九族对于皇帝来说就像是刑罚当中的“大核弹”,其威慑作用远高于实际作用,所以我们可千万不要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