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飞船对接 我想了解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7 08: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0 19:26
天宫、神八对接口可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联通”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在轨运行20多天,目前它已做好准备,等待与神舟八号飞船来个“深情一吻”。昨日,在第三十五期院士专家讲坛上,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陶建中为市民解说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的过程。据陶建中介绍,“天宫”与“神八”对接时采用的对接机构由上海航天人研制,在原理、结构、尺寸与国际空间站基本保持一致,如果需要,将接口等做适应的修改,就可与国际空间站互相对接“联通”。
天宫、神八对接技术先进
美联社9月29日一则电讯称,从技术角度来看,“天宫一号”的发射相当于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对此论调,陶建中回应“绝对不是”。
据陶建中介绍,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确实实现了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但是当时使用的传统的“锥-杆”式结构,一个航天器的对接口内是接收锥,另一个航天器上装有对接碰撞杆,碰撞杆渐渐指向接收锥内,接收锥将杆头锁定,对接后需要航天员将机构拆除才能形成通道。但是,“天宫一号”和“神八”对接采用的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上世纪90年代周边式对接机构,简单来说就是整个机构装置全在周边,中间留有直径0.8米的通道,这样的通道更利于航天员走动,适合大质量的航天器对接。这种对接机构有118个传感器进行测量,5个控制器接发指令,上千个齿轮轴承进行力和运动的传递。
此外,为了研制对接机构,上海航天人还建造了完整有效的地面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让俄罗斯的专家都连连称好。
“深情之吻”10分钟完成
在昨日的院士专家讲坛中,陶建中给市民详细描述了交会对接的过程。据他介绍,“天宫”和“神八”在交会前都处于高速运行状态,时速达到28000公里以上,因此空间交会对接的难度很大。在“深情一吻”的过程中,对接机构需要完成碰撞、捕获、缓冲、校正、拉近、拉紧、密封、刚性连接等八个动作。
这些动作都列有精确的完成时间,具体来说,碰撞、捕获、缓冲共需要60秒,强制校正需要80秒,拉近需要240秒,拉紧则需要220秒,加上之后的密封和刚性连接,完成“一吻”总过需要10分钟。
据陶建中透露,“天宫”和“神八”使用的对接机构在原理、结构、尺寸与国际空间站基本保持一致,如果需要,将接口等做适应的修改,就可与国际空间站互相对接“联通”。“我们从技术到思想上都做好了准备,究竟能否真正联通,需要看接下来发展的需要。”陶建中这样说。
神八结构
中国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务中,将突破无人与有人飞船对接技术,并建设首个名为“天宫一号”的空间实验室。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张建启在接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访时透露的。 “天宫一号”之后,将发射“神八”、“神九”、“神十”与之对接。关于对接类型,张建启说,“神八”肯定是无人对接,有人对接是“神九”还是“神十”,主要看“神八”交会对接是否顺利,只有3次对接成功,第二步战略目标才能全部达到。 “交会对接”成功无疑是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而这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瓶颈,在国外载人航天活动早期,航天器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就曾失败。比如,俄罗斯“进步M3-4”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在对接过程中“相撞”。 对于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实力,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系列飞船从“神舟”八号开始有了许多技术改进,成为一种崭新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其中,交会对接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航天员可以根据电视图像操纵飞船,使其紧跟目标飞行器 。 中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神八从外观上和神七有什么区别,最明显的就是在轨道舱外面伸出了一个脖子,这些脖子就是交会对接当中所要用的,如果近看我们可以看到在它前面有一个神色的圆环,它叫接触环,在接触环上面还有三块突起,它叫做导向板,导向板起到什么作用呢?我用一个动作来给您做一个说明,如果我们的手指快速运动要对上需要一定的控制力,如果我们把手指交叉事情变得容易多了,导线板就是起这样一个作用。通过这个导向板做一个类似的手指交叉对作,能够把这个误差调整过来。其实在神八上还有一些变化是我们目测看不出来的,比如说它的太阳板,它的天线,像这个太阳板你会发现它的材质、大小似乎是差不多的,但是功率是大大提高了,原因是我们的“神舟八号”上有很多的耗电大户,因此需要我们的“神舟八号”有更大的输出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