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8 18: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5:23
一、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扩大识字量。教学要变重老师的教为重学生的学。教师改进教学,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好的方法识字。我们把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作为主要抓手,从有利于学生独立识字方面积极引导。为了让学生会学,老师在教学汉语拼音时便让学生认识了近百个独体字,并认识了笔画名称。这样,学生在入学不满两个月时已熟悉了两套识字工具一一拼音和笔画、汉字的部件。接着,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提前引入形声字概念,抓住音、形、义的联系教会学生可根据声旁记住读音,借助形旁了解字义的一般规律。还有意识地渗透会意、象形等汉字特点,为学生的想象、记忆留下广阔的空间。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时,我们最强调的是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好方法识字。同时,我们还把识字和积累词汇结合起来,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训练,使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在字词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巩固识记、积累词语。通过教学,学生掌握并创造了许多方法,独立识字能力不断提高。在识字过程中,他们思维活跃,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联想,时时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如:用“广场底下有个小不点在喝乐百氏奶”来记住“底”字;用“一件皮衣当被盖”来记住“被”字;用“两个小朋友戴着草帽在海边玩,一个浪头打过来,满身都是水”来记住“满”字。这样,不仅记住了“底”字下面有一点,“被”字是衣字旁,“满”是三点水旁,右边是草字头下一个“两”,而且伴随这个过程的是一种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如:学生用编字谜的方法识字记字:一点(卡);九点(丸);大点(犬、太);几点(凡)。在这其间,他们很好地运用了抓住特征、比较归纳的方法。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师在教“晚”字的时候,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一个学生说:“左边是个‘日’右边是个‘免’。因为晚上没有太阳,所以免去日就是晚。这样,我就记住了‘晚’字。”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另一位同学又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见解:“我知道为什么晚上没有太阳而‘晚’却是日字旁。因为月亮不发光,是太阳光反射到上面月亮的,所以‘晚’是日字旁。”在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的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从上面列举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潜能得到了开发,思维得到了发展,这一切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远远超过识字的本身。这样的教学效果,应归功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在扩大识字量的同时,发展了智力,课堂教学达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二、坚持“以读书、识字为主线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了突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目标,让学生多识字、多阅读、多积累。我们强调以读书、识字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即学习课文以整体感悟、读读背背为主,落实识字要求,摈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程式化的句式练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识字。对课文内容,老师一般不提问题,而是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讨论有一定思维力度的问题。紧缩教材的教学课时,将每篇教材的教学时间由原来的两到三课时,紧缩到一课时,省出的课时用于拓展读物的学习。“以读书、识字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基本步骤为: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通感知----小组合作,自主识字----再读课文,读懂、质疑----三读课文,读好、背诵----总结复习,读读写写或拓展阅读,迁移延伸。这样,让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多识字又促进阅读,并在读读背背中积累诗、文段篇。通过教学,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的表达。三、关于识字和写字的关系我们是这样处理的:识得多、写得少。既保证识字量,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生字要求学生会写会默,拓展读物中扩充识的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写。同时,降低写好字的要求,对刚开始学会写字的学生来说,不一味地要求他们要把字的每一笔都写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位置上,因为这样的要求太高,又要多识字,又要写好字,会花费学生过多的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但字是一定要写的,只是把写字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调节和书写规则、笔画笔顺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了,背了,说了,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写写字,这有利于老师的及时指导,调节学生的学习器官。在学生学习书写的过程中,让他们记住笔画、笔顺和书写规则,及时有效地记忆生字,同时,也可满足学生写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