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于受万国画《孔子问道老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8 18: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5:36
2017年新年,与友撒容,学军去拜见画家于受万先生。于老曾为诗集《点燃》画过插图,图文并茂。当然于老的水平己经不需恭维,他画画水平高不用说,谈画,谈话也饶有趣味。艺术家的风范渗在画中,也深藏话中。
他和我们讲他的泼彩工笔画《孔子问道老子》。老子身后结果的树木好像一条龙,本来老子的思想就似龙在空中飞舞。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因此穿着绿色的衣服。
图中老子散发大笑,孔子毕恭毕敬。两人一讲一听和谐自然。身前的盘根古木颇有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
书上说孔子问道老子时,老子己有百岁,而孔子正值壮年,因此老子张开嘴让他看坚齿己经脱落而舌头尚在。用此来说明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而于老此画老子笑而露齿。我问于老何意,于老笑说那是他给老子装的假牙。我说是不是于老画错了,古语云智者不辩,于老笑曰:“将错就错吧,太上老君怎能无牙”。哈哈,以前于老的画黛玉葬花,黛玉面露微笑,而非蹙眉叹惜之状,我发到朋友圈里,惹得一帮朋友发问是不是画错了,于老说他画得是黛玉蓦然抬头,看到宝玉前来,那欣喜的一瞬间。这次于老看来懒得解释,随观画人理解了。哈,从内心喜欢老子的我还是更愿意看到似神似仙,明眸皓齿,健步如飞的太上老君。你心里想的艺术家就能为你创造出来哟。
孔子问道老子,是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史上两大最牛*的圣人相逢,并且是庄子抢先告诉我们的,反正庄子的文章中拟造了多次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洋洋洒洒,逍遥的文笔记录了伟大思想的碰撞和璀璨。若论四大子这里就有三个,孔孟老庄。这次对话也搅动了以后的文史哲,庄子,史记,太平广记,以及诗词歌赋中都有记载。
老子曰:“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观于老的画,老子真有点若愚。据说,孔子听完老子讲道,孔子拜见老子,回来后三天不说话,他是不是也变愚了?
哈,他说过:“朝闻道,夕可死。”意思是说,早晨明白了宇宙的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死而无憾了! 惜道重道之心跃然纸上,我不知这是不是他和老子聊完天的感悟。
看看此后的孔子,读着读着《论语》,会突然觉得碰见了老子。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上记载老子见孔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老子曰:“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您觉得他们的思想是否己经高度的融合。
我初看此画,心想,为何于老不用紫色缭绕,虽然我才疏学浅也知紫气东来,为何用红色。这个问题太幼稚,我没好意思问。
回家后我细琢磨,原来那红色如血脉,从龙头一直深入孔子的内心,龙既是自然律道德律的代表,是文化的图腾。现代物理学还研究龙是正弦波的形象代言。细细玩味,还很有趣。
于老还讲他用了五年时间反复习画,苦练基本功,在熟练中悟到绘画之精髄,临行前于老以聊斋等画册以轻驾就熟一书法作品相赠。
对于我说来惭愧,常常不想下苦功夫,内心浮躁,总想找捷径注定也不会有大成就。以此提醒自己吧。
回家再读庄子那篇妙文,越读越有舒心的感觉,晚又和美女们的家人和朋友们吃饭,喝少许即墨老酒,惚兮恍兮婉如梦中成了庄子。曾有人问我道的感觉,其实小斟两杯就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李太白酒后吐的真言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