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为什么要拼了命的考大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8 07:50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19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本身自身条件就没有大城市的孩子好,那么只能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学大学,如果是好的大学,那么以后找工作也会好找一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19
因为那是他离开农村,走进城市比较好的一条路,毕竟读了大学,有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就比在农村更有前途,更有发展空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6:20
过去农村,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根本没有出头之日。新中国成立以后,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穷人的孩子进了学堂,终于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的殷切期望!恢复高考以后,一批又一批的农村莘莘学子,带着父辈的希望,终于离开农村,走出大山,进入高等学府。
他们学成以后,有的跨进国家各级*部门,尽职尽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走上各行各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总之,他们在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你看每年的高考日,成千上万的高考学子,在家长护考大军的陪同下,斗志昂扬地奔向庄严的考场,接受祖国的选拔!你再看,我们的交警同志,为了保障高考的顺利进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恪尽职守!维护交通!
为什么?从考生参加高考的热度和国家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来看,难道你还怀疑农村孩子拼命考大学没有用.没有前途?好吧,我就举我儿子的例子吧!我父辈是农村人,我也想通过考学走出农村,可惜因为十年*终止高考,我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了!后来我儿子参加高考,我就让他报考了军校。儿子很听话,也很争气,结果考上了名牌军校“空军工程大学”。军校毕业,在军队机关工作。副团转业,进入省*机关工作。
读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我从小学习还算可以,小学毕业后我主动去了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学校上学,因为它的升学率高。那时候在外求学非常艰苦,自己带馒头咸菜,夏天馒头两天就长了绿毛,冬天馒头冻得和铁疙瘩一样,萝卜腌的咸菜没有油,吃完之后,我甚至花过五分钱买盐蘸着吃。除了父母,家里的亲戚大多不赞成我读书,理由就是,吃这么多苦,还不一定考得上,考上了也找不着好工作,不如辍学出去打工,一反一正五六年下来多挣不少钱。
然后举例子,说谁谁谁毕业当老师,工资都发不出来。有个表哥问我,大学毕业回来能当个乡长不?我说不能。他说,那上这个破大学有什么用?幸亏父母坚持,我自己也争气,我一路念到大学毕业。找了工作,成家立业,彻底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如今,那些没有继续上学的小学同学与兄弟姐妹,在经历了短暂的打工辉煌之后,现在大多过得比较辛苦。我的几个侄子,在我的影响下,也都选择了读书考学这条路。
大学毕业后都在工厂或学校上班,过上了比较滋润的小日子。还有几个侄子,没有上学,到如今30岁了,还找不到媳妇,愁煞了父母。现在的社会,早已经不是原来靠种地谋生的时代了。当一批80后,90后的农民工进城之后,他们既不是城市人又不是农村人的尴尬非常明显,他们飘在城市里,不愿意回农村,当然也回不去了。他们甚至还不如父辈们,打工是为了增加收入,想回家至少在农村还有个院子。
读书还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
读书,可以获得一个文凭,这是敲开社会大门的一块砖,没有它,你只能在底层转悠,想要上升,非常之难。读书,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眼界,改变观念。不读书,你只能从乡邻嘴里获取知识,眼界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少机会。为什么我的亲戚都不赞成我读书,就是因为他们认识的非农人士只有教师,而那时候教师混得还普遍较惨。
一个没有纵深眼光的人,就只能看到眼下。读书,还可以结交一帮优秀的同学朋友。人,生下来除了血缘关系,就是家周围的地缘关系,这些既无法改变,又范围狭窄。只有通过读书,走出去,接触新鲜的人和事,建立自己更广大范围的朋友圈,才能让自己和同学朋友一起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本领。
知识改变命运,要相信这句话不是空话假话。
农村孩子读书上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自己改变命运的方式。对于不上学的农村孩子来说,目前比较常见的出路,一是出去打工,二是学一门技术,三是自己创业。不可否认这三种方式都有成功者,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从事着相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方面相对不高。对比上大学的农村孩子来说。有不少人认为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饱和,毕业即失业,所以在一些地方,读书无用的观点盛行。
但以实际情况来看,每年高校毕业生几百万,没有找到工作的又有多少,国内高校的应届生就业率基本上在90%以上,就算有一些水分,平均80%该是有的。前几天看到有第三方机构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行业平均薪酬,最低的也有4500左右,而最好的平均月薪超过3万。这完全有可能是事实,我身边一位朋友,今年大四,明年毕业,目前已经拿到一份工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