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传说的故事,(中国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2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5:30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 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干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日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可见,秦始皇并不享有神山“蓬莱”的发明权。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前133)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这说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我们姑且相信是汉武帝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为后人留下无边福泽的吧。
龙口长把梨 原名黄*把梨,出口商品名为山东梨。 该梨种在清初康熙年间即有种植,清末民初开始出口海 外。现种植 10万亩,年产量 20万吨,年出口3万吨,是 全国唯一的长把梨规模化种植区域和出口基地,94年被农 业部“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山东梨之乡”。 该梨以其皮薄肉脆汁多、甜酸适中、极耐贮存于世所罕见。秋季采收树下自然堆藏,可贮至翌年6月,由初采时的青绿色,渐为金*,且品味愈佳,独压群芳。每逢四月, 境内东南部山丘地带,漫山遍野,梨花盛开,绵延数十公里,远非“千树万树梨花开”所能比拟,壮美的景观每年 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山南张家庄有个员外,姓张名百忍,他虽然家境殷实,财源茂盛,但他为人诚实,心地善良,对人素有爱心,不论是街头乞丐,还是孤寡老人,只要他听说他们有困难,就想尽办法或亲自去送或托人捎去,尽量接济他们,让他们吃饱穿暖,所以张百忍的善名闻名遐尔,方圆几百里的人们,只要提起张百忍,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夸奖的,都说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大善人。
一年天气大旱,连青草都不发芽,老天爷爷天天晴天,太阳火辣辣的,像是要把大地烤焦似的,张百忍在大街上搭起了丁粥棚,施舍穷人粥饭,引得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孤儿寡妇,天天到粥棚里喝粥,张百忍命家人必须热情接待,确实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终于有一天,一个生癞疮头的老和尚倒在了张百忍的家门外,张百忍忙招呼家人一起将和尚抬到家里的床上,并亲自用雪白的棉花轻轻地将和尚头上的血脓擦掉,又亲自涂上药膏,最后为和尚洗了澡直到这时和尚才苏醒过来,直喊肚子饿,张百忍又叫妻子下了碗荷包蛋面条,一口一口喂饱了和尚,刚吃完,和尚又恶心,将面条吐了一床,张百忍亲自为和尚擦洗干净,端水让和尚漱了口,又让妻子重新蒸了鸡蛋糕,重新一口一口喂和尚,吃了鸡蛋糕,和尚睡着了,和尚在张家一住就是半年,白吃白喝,有时还挑剔饭菜,脾气反复无常,张百忍总是变着花样为和尚调整生活,半年后,和尚的病完全好了,又白又胖,并且经常与张百忍交流思想、谈心,和尚的脾气好了,情绪也稳定了,这天,和尚提出要走了,张百忍百般挽留,和尚还是坚持要走,最后,张百忍设宴为和尚饯行,宴席中,和尚提出,他这次出来是为五台山寺庙化缘的,并说五台山这次要大规模的修缮,重塑如束舍身,这是一大善事,张百忍马上让人拿出一百两银子,放到和尚面前,和尚笑着说:“好事成双吗?”张百忍立即又拿出一百两,摆到了和尚面前,和尚这才高兴地收了起来,宴罢,和尚要起程了,张百忍送了一程又一程,两人恋恋不舍,情深意浓,到了三岔路口,和尚说:“施主,请回吧。”说着和尚双手合十,口中念到:“善哉、善哉,施主您真是个好人,好人自有好报。”说着从内衣口袋里摸出了一个绸布包,揭了一层又一层,最后里面是颗种子,双手连绸包一起递给了张百忍,深情地说:“施主啊,咱们就要分离了,这颗种子就叫做梨(离)种吧。”你回家后,把它种到自己家院子里,长成树后,结出的梨又大又甜,还能助人消化,治肚子疼,特别是硬东西吃到肚子里,不好受,吃梨,保你能顿时消化,解除病疼。”话音刚落,只觉得一阵旋风,和尚不见了,只见地面上留下了“来去无踪,不用寻觅。”八个大字,光听到空中和尚的声音在喊:“施主,再见了,以后遇到难题,特别是到别的地方赴宴,最好先吃两个梨垫底。”慌得张百忍,忙朝和尚声音响的地方拜了三拜,高喊到:“师傅,保重啊。”然后双手捧着种子回了家。
回家后,张百忍亲自在院子里选了个朝阳地方,亲自动手挖了树坑、松了土,将梨种种了下去,说来也怪,这梨种子种下去刚一天,就破土出芽,第二天就随风见长,第三天就长成了大树,第四天开花,第五天坐果,第六天长大,第七天就开始成熟,然而就在第七天,张百忍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原来当时天宫纷乱,诸神争位,眼见大战将起,最后德高望重的太上老君想了个万全之策,到人间查访贤德之人到天上做玉皇大帝之位,平稳局势,正在梨树长到第七天的时候,太上老君经过考察,决定请张百忍到天宫当玉皇大帝,开始张百忍百般推辞,太上老君讲明了上天宫当玉皇大帝之位必须是张百忍这样道德高尚的君子,否则平息不了天宫之乱,继了玉帝之位,天宫之乱平息了,这就是做了最大的善事,张百忍这才答应了。可是张妻王母舍不得自己的家,舍不得家养的鸡、狗、猫、鸭,尤其是舍不得这棵梨树。太上老君说,这些好办,于是用了“点庭*法”运用了神力,将张百忍一家人整个庭院及鸡、狗、猫、鸭、大梨树一起升到了天宫,于是人间有了“一人得道,鸡犬*”的说法。
张百忍*后,太上老君主持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张百忍正式继了玉皇大帝之位,天宫之乱表面平息了,诸路神仙阿谀奉承的,摆宴相请的,暗中不服的,故意找茬的,真是千姿百态,各显神通。本来二朗神并不算什么大神,可是他心里最不服,想故意找茬出张百忍的丑,因此千方百计走后门拉关系,找到托塔李天王,请到了玉皇大帝到他家赴宴,他好趁机捉弄一下张百忍,对于二郎神的不服气,玉帝是有耳闻的,因此,为了防不测,他按照和尚的嘱咐,赴宴前,他想到自己院子里摘几个梨先吃下,当他还未走到自家院子时,远远就闻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使人精神爽朗,当走到院子里举目望去,但见那粗壮的梨树枝叶茂盛,叶子绿茵茵的,满林梨硕大,长长的把、黄澄澄的,引人垂涎、喜煞人,爱煞人,张百忍忍不住快步向前摘了一个,咬一口脆生生,甜滋滋的,酸丝丝的,令人满口生津,泌人肺腑,张百忍一气连吃了两个,真吃得心满意足,心想有这两个梨垫底,什么样的宴席全能对付,同时,又摘了十几个,命随人拿着,准备分赐给陪宴的大臣品尝。
张百忍摆驾来到二朗神府上,只见府内张灯结彩,仙女频频起舞,倪裳、仙典悠悠悦耳,二朗神见玉帝驾到,忙上前恭请,将玉帝让到主位上,安顿好了诸位陪宴的大臣,随即二朗神示意侍女先上了四个凉盘,一盘冻玉石块,一盘凉黄金丝,一盘冷银片,一盘生珍珠粒,这四个菜,在天宫是最高规格的招待,这种菜宾主只能吃一点,表示个意思,按理说,张百忍刚由凡人登基做玉帝,一时适应不了天宫的饮食,这一点二朗神是最清楚不过的,他就是让玉皇吃了肚子疼,好出玉皇的洋相,出出他不服的闷气,所以二朗神一个劲的让张百忍多吃菜,他哪里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张百忍一眼就看穿了二朗神的用意,他将计就计,反客为主,一个劲的让二朗神多吃,自己也狼吞虎咽,使陪客的诸位大臣着实吃惊不小,无奈,二朗神也得陪着吃,结果还没等上别的菜,二朗神自己倒肚子疼的厉害,这时,玉帝命随员拿出自己所带的梨,分赐给几个陪宴的大臣,陪宴大臣慌忙跪下谢恩,这时只听得玉帝大喝一声,“二朗神听旨”,在捂着肚子疼痛难忍的二朗神慌忙跪好叩首听旨,玉帝朗朗高声道:“二朗神,对朕心怀不服,不怀好意,竟来捉弄朕,立即暂首”说着就要传唤执行官,只见陪宴的大臣,跪了一片,全都替二朗神求情,托塔李天王说:“玉帝,看在我出面请的您,二朗神又年小无知的份上,饶了他吧,可先把他这颗头暂寄在他的项上,如果今后再犯天条,定斩不饶。”玉帝本来就无意要杀二 朗神,只是想借这件事给天宫里诸神来个下马威,同时,压压二朗神的气焰,正好就坡下驴,对二朗神正色道:“二朗神,本该立刻将你斩首,现看在李天王和众位爱卿的面上,饶你不死”。二朗神听罢,忙叩头谢恩,口中喊道:“小臣知罪,小臣再也不敢了”。玉帝道:“现在也赐你梨一个,吃下去,肚子就不疼了,为了让你记住教训,现赐你天狗一只,随时监视 你的行动,同时,通过这件事,众位爱卿也要吸取教训,今后谁再图谋不轨,定斩不饶。”众臣谢恩,三呼万岁,诸位大臣和二朗神方知张百忍高人一筹,皆以心服口服,大家一同吃了玉帝御赐的梨,顿时觉得润喉爽口,二朗神的肚子不疼了,大臣们向玉帝请教此梨的来历和名字,张百忍就把如何救和尚,和尚如何赠送长把梨种等过程讲了一遍,并说:“朕见此梨把长,就赐名“长把梨”吧,唉,长把梨,长离呀,朕将长离人间了,”言语间流露出对人间的无限留恋。众大臣静心听玉帝在叙说,以里更加钦佩张百忍,心里想,多么好的玉帝呀,真是从心里服气,正当大家开始议论称赞时,又听得玉帝金口又开,:“李天王听旨”,慌得托塔李天王慌忙下跪,慌乱之中自己的左脚竟踩了右脚,口称“臣在”玉帝道:“朕命你大开南天门,朕要把长把梨种撒向人间,让长把梨在人间生根发芽,造福百姓,这也是朕从人间来到天宫送给人间的一点纪念吧,同时以此事告知天界的*,要时刻想着黎民百姓,为黎民百姓着想,否则,就不配做天宫里的官,员。”“臣遵旨”李天王叩首答道。然后急传令南天门官,立即安排撒长把梨种的仪式,只见南天门处赶扎了彩色排坊,彩旗飞舞,鼓乐阵阵,仪仗队列队整齐,分列摆好队伍,鸣礼炮二十一响,大开南天门,玉帝御笔在红绸上写下了“长把梨”三个字,然后用此绸将长把梨种包好,率众臣来到南天门,由太上老君主持仪式,玉帝发了圣旨诏书,诏书曰:“朕乃民间一布衣,承天宫诸神拥戴为玉皇大帝,但朕未敢忘记凡间黎民百姓,现将长把梨种一包撒向人间,此梨种就落在山明水秀之处,应被上孝父母、中和兄弟、下爱妻子的人拾得,要精心种植,方能造福于人间”。玉帝颂旨后,雷公电母忙进行表演,只听得雷闪电鸣,为庄重的撒种仪式增加了几分色彩,随着布云童子忙布云,风婆婆忙着刮风,紧接着雨官下了一场大雨,将人间冲刷的一干二净,好让梨种撒落在清新的土地上。最后托塔李天王开路,众天将护围,在礼炮的轰鸣声中玉皇大帝--张百忍亲自把包有长把梨种的绸包撒向人间。
却说这时正值人间太平盛世,大地生机勃勃,家住胶东半岛的东莱黄县(现龙口市)东南山的小伙子*,这天早晨上山打柴,只听得一声震天响,东南天空雷闪电鸣,紧接着狂风骤雨,等雨过天晴,一包东西飘然而下,正好掉到了*的脚下,*忙捡起,只见是一个绸布包,上书“长把梨”三个字,连忙捧着绸包跑回家。
*自幼丧母,只有六旬老父在堂,父慈子孝,在方圆几里是有名气的,当时*回家把绸包呈给了父亲,父亲打开绸包,一看有七颗梨种,再看绸包上“长把梨”三个字,纳头便拜。原来,*的父亲是个秀才,与张百忍有过书信来往,认得“长把梨”三个字是张百忍的手迹,后来听说张百忍*做了玉帝,便知道这是玉帝所赐,所以他便纳头就拜。然后选了个黄道吉日,父子两人将梨种种到自家的院子里。由于气候适宜,肥水充足,长把梨树迅速成长逐渐繁衍开来,遍种胶东黄县,*也靠种植长把梨发了家,他上孝老父,下爱妻子,和睦邻里,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因为长把梨生在黄*在黄县,即今天的龙口市,所以被人们称为山东龙口长把梨。(荐 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7:04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 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二、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三、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相传,那一天的喜鹊会很少,据说,他们都去个牛郎织女搭桥去了。
四、孟姜女哭倒长城
传说很久以前江苏松江府有个孟家庄,孟家庄有一老汉善种葫芦。这一年他种的葫芦长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邻居姜家院里。孟、姜两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约秋后结了葫芦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结了一个大葫芦,孟、姜两家非常高兴,把葫芦摘下来准备分享。忽听葫芦里传出一阵阵小孩的哭声,孟老汉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芦切开一看,呀!有个小女孩端坐在葫芦中,红红的脸蛋,圆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爱。姜家老婆婆一看,喜欢的不得了,一把抱起来说:“这孩子就给我吧!”可是孟老汉也无儿无女,非要不可,两家争执起来,一时间不可开交。到后来,只好请村里的长者来断。长者说:“你们两家已约定葫芦一家一半,那么这葫芦里的孩子就算你们两家合养吧。”于是小姑娘便成了姜孟两家的掌上明珠,因孟老汉无儿无女,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长大了,她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美丽异常,织起布来比织女,唱起歌来赛黄莺,孟老汉爱如珍宝。
这一天,孟姜女做完针线,到后花园去散心。园中荷花盛开,池水如碧,忽然一对大蝴蝶落在池边的荷叶上,吸引了她的视线,她便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用扇一扑,不想用力过猛,扇子一下掉在水中。孟姜女很是气恼,便挽起衣袖,探手去捞,忽听背后有动静,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公子立在树下,满面风尘,精神疲惫。孟姜女急忙找来父母。
孟老汉对年轻人私进后花园,非常生气,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私进我的后花园?”年轻人急忙连连请罪,诉说了原委。
原来这个年轻人名叫范喜良,本姑苏人氏,自幼读书,满腹文章。不想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处抓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声载道。范喜良急忙乔装改扮逃了出来。刚才是因饥渴难耐,故到园中歇息,不想惊动了孟姜女,边说边连连告罪。
孟姜女见范喜良知书秉礼,忠厚老实,便芳心暗许。孟老汉对范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来,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汉非常赞成,便急忙来到前厅,对范喜良道:“你现在到处流落,也无定处,我想招你为婿,你意如何呀?”范喜良急忙离座辞道:“我乃逃亡之人,只怕日后连累小姐,婚姻之事万不敢想。”无奈孟姜女心意已决,非喜良不嫁,最后范喜良终于答应。孟老汉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急忙和姜家商议挑选吉日,给他们完婚。
偏巧孟家庄有一无赖,平时垂姜女美色,多次上门求亲,孟老汉坚辞不允,他便怀恨在心, 伺机报复。如今听说了范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带着官兵来抓人。
这时孟家还蒙在鼓里呢,他们刚刚新婚三天,都仍沉浸在喜悦之中,忽然哗啦啦一声,大门被撞开了,一群官兵冲进来,不由分说,把范喜良绳捆索绑就要带走,孟姜女急忙扑上去,被官兵一把推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带走了。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饭不想,忧伤不已。转眼冬天来了,大雪纷纷,姜女想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赶着缝制棉衣,边做边唱起了自编的小曲:“月儿弯弯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浓情。”
一夜之间,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知饥渴,不知劳累,昼夜不停地往前赶,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可长城下民夫数以万计,到哪里去找呢?她逢人便打听,好心的民夫告诉她,范喜良早就劳累致死,被埋在长城里筑墙了。孟姜女一听,心如刀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来到了范喜良被埋葬的长城下。坐在城下,孟姜女悲愤交加: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尽历千难万险,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断柔肠。愈想愈悲,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不饮不食,如啼血杜鹃,望月子规。这一哭感天动地,白云为之停步,百鸟为之噤声。直哭了七天七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长城倾倒八百里,早惊动了官兵,官兵上报秦始皇。秦始皇悖然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来。等孟姜女被抓,秦始皇一见她貌美非凡,便欲纳她为妃。孟姜女说:“要我作你的妃子,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长桥一座,十里长,十里阔;二要十里方山造坟墩;三要万岁身穿*到坟前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应了。 不几日,长桥坟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排驾起行,过长城上长桥,过了长桥来到坟前祭祀。祭毕,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随他回宫。孟姜女冷笑一声道:“你昏庸残暴,涂炭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岂能作你的妃子,休妄想!”说完便怀抱丈夫遗骨,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时间,浪潮滚滚,排空击岸,好似在为孟姜女悲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8:56
八仙过海,哪吒闹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水漫金山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21:04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屈原投河、牛郎织女--民间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