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5 15: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9 18:40
1、河北滹沱河简介2、滹沱河的河流简介3、请介绍一下滹沱河1、滹沱河,古又作_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糊涂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
2、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滹沱河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
滹沱河古又作_池(音同“呼驼”)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同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主要集中在黄壁庄以上,以下无支流汇入。流域内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地处山西高原东缘山地和盆地,地势高,黄土分布较厚;中部为太行山背斜形成的山地,富煤矿;东部为平原。流域内天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重。流经山区、山地和丘陵的面积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6%,河流总落差达1800余米。瑶池以上为上游,沿五台山向西南流淌于带状盆地中,河槽宽自一二百米至千米不等,水流缓慢。瑶池至岗南为中游,流经太行山区,河谷深切,呈“V”形谷,宽度均在200米以下,落差大,水流湍急。黄壁庄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道宽广,最宽可达6000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渐成地上河或半地上河,两岸筑有堤防。
自然条件
流域属温带*性季风气候,气温自东向西随地势升高而递减,年降水量400~700毫米,集中于夏季。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均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分布不均,以太行山东坡产流较大,愈往上游愈小。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大,多水年的水量为少水年的10倍。由暴雨酿成的洪水,峰高量大,陡涨陡落,主要来自干流和冶河,多发生在7~8月。含沙量11.4千克/立方米,年输沙量2920吨。全流域已建有岗南、黄壁庄(见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利枢纽)、孤山、下茹越、观上、双乳山、石板、下观、大石门、郭庄等大中水库10座及众多小型水库、塘坝,洪水灾害基本控制,灌溉、发电效益显著。流域内矿藏丰富,尤富煤。有石家庄、阳泉等城市,经济发达。*胜地西柏坡(见平山县)、苍岩山风景区及隆兴寺等名胜古迹可供游览。
地上水-滹沱河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下滹沱河简介,经正走入藁城。境内南堤长277千米,北堤长15.6千米,河宽平均为4000米,最宽处(西部县界处)6000米,境内流域面积119平方公里,设计行洪能力3300立方米/秒,最大行洪量11300立方米/秒(1956年)。
历史上,滹沱河道变迁无常,且自明代以来,多始自藁城。据史料记载,唐《元和志》称滹沱河简介:“龙门县水在县西九十里,藁城水去县二十九里”。北宋《太平衰牢记》称滹沱河简介:“九门县河在县北四十九里,藁城县河在县东二十九里”。元代,徒至县城北1里。明成化年间“始迫城下”。弘治十四年(1501)河道北迁8里,流向东南经晋县南关而下。嘉靖年间,又自四公村向南*近县城西北隅,流至县城东北隅1里处,折而东南。清顺治十一年(1654),复自正公村东冲突而南,经朋学、东辛庄入晋县境。康熙七年(1668),又从正公、陈村之间冲突。自此,滹沱河自县城东北流向东南,经兴安、陈村、东辛庄、里庄、小常安、后营、南黄家庄过晋县周头入白牧河,后又北移。咸丰元年(1851),滹沱河晋县段大溢,由朋学至晋县相古庄分道东下,宽数十里,低处为急流,毫无正路。同年又自南楼村决口,经晋县、束鹿东下。同治七年(1868),自县城东北隅决口,遂改道东北直接合于天津白河,是为现河道。境内自小丰村入境,经岗上、只都、九门、南董、西四公、城关、兴安、张村8个乡(镇),至东里村出境。
1949年前,滹沱河水患频仍,长期未能根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党和*领导下,上修水库,下筑堤防,每至汛期,则组织人民防汛,从根本上解除滹沱河简介了滹伦河水患,战胜了1954、1956、1963年滹沱河简介的特大洪水。1980年以后,滹沱河常年断流。
境内的滹沱河支流有白洋河和周汉河。白洋河发源于正定县杨家庄,原经岗上村北、小丰村南,从双庙村折而北入滹沱河。石津总干渠修成后,白洋河改道,由故献村北折而南,绕村东入渠。因上游源泉已枯竭,现作排涝用,担负着岗上乡及正定县部分客水的疏泄。周汉河藁城段旧称只照河,上流为旺泉河,发源于正定县。自正定县固营村南入境,经黄庄、南屯、前堤里村南至九门村西南折入滹沱河。历史上,境内周汉河仅为宣泄之用。1949年后,曾开渠灌田,至1975年方援。滹沱河、周汉河已成为季节河。雨季,周汉河排涝,滹沱河也行洪。因此每逢大汛,周汉河之水受滹沱河洪峰顶托,宣泄不及,两河之水连成一片,易造成北大堤南屯段决口成灾。1956、1963年洪发皆从这里冲决。
;url=http%3A//www%2Egc%2Egov%2Ecn/Article%5FShow%2Easp%3FArticleID%3D499b=0a=24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