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1 05: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9:11
简单的来说我理解为当你太过了解一个事物的黑暗面,了解它的内在动因,了解它的行为模式,了解它所带来的便利,很难不被其同化。
同理,当你过分沉浸于某种不好的情绪或是经历,提醒自己要时刻引以为戒,也极难再摆脱负面的纠缠。
本句出自尼采的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Beyond Good and Evil,《善恶的彼岸》,第四章《箴言的插曲》,第146小节。)(1886)。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原文是德文:
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
Und wenn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英文译本有:
He who fights with monsters should look to
it that he himself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
And if you gaze long into an
abyss, the abyss also gazes into you.
译文:凝视深渊者,深渊将回以凝视;屠灭恶龙者,自身亦成为恶龙。
如果要是从尼采的哲学思考的话,就像是一个镜子一样,虽然我们看到的是同样的一句话,但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这正是尼采自己追寻的一种远景式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尼采的哲学让人着迷的地方。
比如说题主的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尼采的哲学是唯意志论,在康德和黑格尔层面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是: 显现的感觉世界即物质的抽象。
但叔本华和尼采发觉我们引以为傲的理智或许是个谎言。也就是说我们的理智实际上是一种对于自身意志的自我合理化方式。
这时候我们反思自己认识世界方式就会发现,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其实是通过自身的感受建立的。
世界就像是一堵白墙,而我们所有的感受与思考实际上是一部名为意志的投影机在这堵白墙上的映射。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其实是不断地通过认识世界而了解自己。在你停留于深渊面前凝视思考的时候,也正在透过深渊凝视你自己。
你在与恶龙殊死搏斗的过程中,一定会不断地了解恶龙,在你知道了恶龙是怎样形成的时候,不难发现其实那条恶龙不存在于生活中,而存在于你的心里。
扩展资料:
《善恶的彼岸》于1885年夏动笔,翌年冬完成。
写作此书有两个目的,一是解释烽阐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是为写作他最伟大的最重要的著作《强力意志》作准备。尼采在该书中力图界写“善”与“恶”这两个相对的词,为图区分不道德和非道德。
他察觉到人们为使古代道德准则和现代人的需要相一致所做的努力,是有矛盾的,他认识到人们经常在道德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作出妥协。
他的目的是确立道德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构造一可操作的基础,所以,《善恶的彼岸》是尼采对一种新道德体系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触及了其哲学的许多最深层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