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的被动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2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3:29
被动句——当主语不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时,句子就含有被动意味了。古代表示被动的句子可分为两大类:
(一)意念上的被动句——从形式上,与主动句完全一样,无法与主动句相区分,仅仅是动词用於被动意义,因此,只能从上下文才能领会出来。即所谓要从意念上来理解这种被动句。例如: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6�1隐公元年)——主语“蔓草”正是“除”的对象,即“除”这一动作的承受者。
②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主语“衮”正是“废”的对象。
③谏行言听。(孟子�6�1离娄下)——主语“谏(言)”正是要被执行和被听从的。
④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庄子)——从前,周的大臣龙逢被斩,商纣王的叔父比干被剖心,(被*自杀的)伍子胥(尸体)被扔到江里泡烂。
⑤田盼,宿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胜,不胜必禽。(战国策�6�1魏策二)——田盼被孙子擒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3:30
一、判断句:
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而表示判断的语句,有时也使用判断词“是”,但多数时候是借“者”“也”“为”“非”等词表示判断。
二、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三、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安、胡、奚、曷”等。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4.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
四、成分省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常见的省略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和介词后的宾语。
五、词类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一下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两种倒装句和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
谓语前置是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甚矣,汝之不惠”。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语言现象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句子,多在后面加“者”字,主要有三种格式:“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3:30
(二)有标志的被动句——用各种表示被动的词语来显示被动意义。例如:
1.用“於”(于、乎)字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①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左传�6�1成公二年)——被箭射伤。
②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孟子�6�1梁惠王上)
——在东面被齐国打败,长子也死在那次战争中;西面又被秦国抢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3:31
被动句主要有八种形式:用“于”字表被动、用“见”字表被动、用“见……于”表被动、用“受……于”表示被动、用“为”字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为所……”表被动、用“被”字表被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1 03:32
可能是带被的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