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6 17: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9:40
孩子哭闹时这样做
孩子哭闹时这样做,生活中,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哭闹,心情就会变得烦躁。而哭闹中的孩子是最需要帮助和理解的,家长需要冷静,然后正确引导孩子。下面分享孩子哭闹时这样做!
说到孩子哭闹,很多妈妈都纷纷表示没辙,不管是小婴儿时期“嘤嘤嘤”地哭,还是大一点的时候“哇哇哇”地哭,只要孩子的哭声还没停下来,大人们都会感到烦躁、郁闷、不知所措……
最常听到妈妈们的一句话是:“别哭了!”结果呢?大人越是厉声制止,孩子越哭越凶。就算这次不哭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还是会放飞自我地哭……
首先想对各位妈妈说,不仅你家宝宝特别爱哭,我家宝宝也特别爱哭。
在《宝宝嚎啕大哭的N个奇葩理由,看完真实哭笑不得!》这篇漫画中,朵妈列举了宝宝哭闹的N种原因,要是把所有原因都列出来,那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呢!
因为,在宝宝还不会表达自己的年龄,在他还不能理解很多事物的年龄,哭泣就是他最初的语言。
当孩子哭闹时,这样做是错的!
哭泣是人类婴儿的本能,刚开始的时候,所有婴儿都爱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懂事,很少用哭闹来解决问题;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却“进化”成了爱哭鼻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的熊孩子,这是为什么?
很可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的。
孩子哭闹时,你是哪种类型的妈妈?
1、暴力型妈妈
“不许哭,再哭就把你关到黑屋子里面去!”
这类型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直接使出孩子最怕的招。
可是,这种方法真的不管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不仅无法让宝宝的情绪平静下来,还会给他的内心带来更多的恐惧和不安。
2、奴隶型妈妈
“好了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就是了!”
一旦孩子哭闹,大人就满足他的需求,长期以往,孩子便会知道哭闹是非常好使的一招,想得到什么,尽管哭就是了。
这样糟糕的局面,估计每个妈妈都不想看到吧!
3、说教型妈妈
“我都叫你看路了,自己摔倒的有什么好哭?”
这类型的妈妈,看似是在讲道理,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孩子摔倒时最需要的是妈妈的关心,而不是教育。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道理,还不如蹲下来问问孩子:“疼不疼?疼的话,妈妈抱一下就好了!下次走路要小心点,知道吗?”
当孩子哭闹时,他最期望你这样做
一个耐心的妈妈看到宝宝哭闹了,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制止孩子哭泣,而是找到孩子哭泣的原因,比如孩子因为害怕而哭泣、因为委屈而哭泣、因为饿了困了累了而哭泣……当你找到孩子哭泣的原因后,你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告诉他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孩子下次就有可能不哭了。
看到这,小宝宝的妈妈可能会叹一口气了:“可我家孩子还很小,我没法告诉他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啊!”
那么,你至少应该知道,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焦虑不要烦躁,事出必有因,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
如果你在他哭闹时做出积极的反应,他们会更容易学会通过其他方法来与父母沟通,比如用脸部表情、手势或者发出其他声音,而不是仅仅依靠大哭来吸引父母。
我们常常以为,孩子爱哭,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其实,往往是我们引导不当,才会导致孩子越来越爱哭。
前不久,朵妈看到过这样几句话,想和妈妈们分享,共勉——
不是孩子可爱了,
你才爱孩子,
而是你爱孩子了,
孩子才显得可爱;
不是孩子听话了,
你才尊重孩子,
而是你尊重孩子了,
孩子才听话;
不是孩子幸福了,
你才幸福,
而是你幸福了,
孩子才能获得幸福。
不是孩子优秀了,
你才接纳孩子,
而是你接纳孩子了,
孩子才优秀。
……
其实,哭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和笑一样简单。
只有我们接纳了孩子的这种情绪,耐心理解他,孩子才可能得到安抚,我们才能不被孩子的哭闹困扰。
哭闹中的孩子是最需要帮助和理解的,尤其是对低幼龄的宝宝来说,他最依赖的人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什么朋友、知己、老师……一切*可以倾诉的对象,在宝宝看来都是浮云。这时,唯有爸爸妈妈是他的.解药。
所以,不能以“孩子不哭”为你的最终目标,你真正做的,应该是允许孩子哭泣、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引导孩子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减少哭闹,不再是那个爱哭鼻子的小屁孩。
宝宝不如意大哭大闹,一般会分为几种情况:
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会大哭大闹。
面对失败挫折的时候孩子也会哭闹。
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比如没睡醒或者是肚子饿,或者是想家人的时候,也会烦躁哭泣。
今天给大家分享应对孩子哭闹的三个原则:
1、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美国学者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两组孩子,其中一组的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吃糖;另一组的家长则适当地给孩子吃糖,但不是无节制地吃。
这两组孩子都被无*地供应糖果,第一组的孩子会不停地吃,没有节制,而第二组的孩子则会很好地控制自己,吃了几颗以后会自己停下。
实验表明,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反而愿望更强烈,不容易自制,而得到适当满足的孩子则不那么渴望,行为得当。所以家长不必太执着,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满足。
2、先说好,再说不
先顺应孩子的心理,答应他的要求,等孩子心情平和了,再去商量要怎么做。一定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孩子因为得到了满足,投桃报李,就较愿意接受“约束”。
3、约定、规则的执行要有弹性
一定是先顺应孩子的心理,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归根究底是父母的问题引起的,所以在面对孩子这种行为的时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接纳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理性的看待,实际上孩子的行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对错之别。
因此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不能什么都顺从,要分清是不是需要,一定要让宝宝知道,不是想要就能得到,千万不要宝宝一哭一发脾气就顺着她,这样只会让她的脾气越来越大的。
再就是宝贝发脾气哭的时候可以不管她先,让她觉得哭和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然后在宝宝平静下来后跟她讲道理。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做好打算,从长计议,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建立,一个坏毛病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父母在解决的时候,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基础上,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加强沟通引导,做到了,及时鼓励,表扬,只要父母用心,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