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康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0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6:43
1.注意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说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回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春夏季节的养生应该注意养阳,补充元气。
并且,盛夏时节,人体内的阳气到达旺盛的顶点后会慢慢下降,如果不注意养护的话,到了秋冬季节就会因阳气不足而此生各种疾病。夏季养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贪凉,尤其是要控制室内外温度的差别,不要将空调调的过低,室内温度应该保持的27℃左右。
2.控制情绪
夏季天气燥热,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烦躁易怒。专家提醒,大怒不仅伤肝,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疾病。 因此,夏季养生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平和,平稳度夏。
3.保障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偏高,许多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后果是,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各种疾病风险增加;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精神紧张,继而引发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疾病。 因此,夏季保障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7小时,中午最好有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或休息时间。
4.合理饮食
湿热的夏季,很多人受到天气影响出现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症状,在饮食上表现的很马虎,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夏季饮食应该以祛暑利湿的食物为主,如绿豆粥、红小豆粥、冬瓜、白萝卜等。 另外,夏季饮食也不能一味要求祛暑利湿,还要兼顾营养的全面、均衡,注意不要吃的过饱,不挑食,不偏食。
5.适当健身
夏季健身运动对于身体健康也十分有利,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而且运动时适当出汗还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6:43
夏季烈日炎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暑邪侵袭,热毒积于体内。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如何开启夏季健康养生模式,让自己舒适地度过夏天?一起来看看中医专家怎么说。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早起晨练养阳
人的作息时间应该“顺应四时”。入夏后,日出早,人就应该早起晨练促进阳气升发。晨起后饮用一杯白开水,再进行短时的晨练,运动不要太剧烈。
午时养心宜小睡
中医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宜小睡30分钟至1小时以养心。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心也很有好处。
下午喝杯养心茶
夏季炎热,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钾元素以及其他人体微量元素易随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
饮食养生牢记“三宜三不宜”
1、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热,人体水分流失快,饮食必须注重补水,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水分充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包菜、黄瓜、西红柿等。尤其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红黄番茄、西柚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天天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有益心血管健康和预防癌症。
2、宜清热解火
夏季气温高,人体火气较旺,体内热气无法排出体外的话容易造成便秘、长痘痘、口舌生疮等问题,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火为主。多吃高丽菜、绿豆芽、黄豆芽、海带、木耳、蘑菇、黄瓜、冬瓜、苦瓜等有助于清热泻火的食物。
3、宜健脾养胃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较快,脾胃功能相对低下,为了减轻脾胃负担,保证脾胃健康,应该多吃养胃食物,如一些质地软、口味清淡的食材,例如小米、燕麦、薏苡仁、山药、莲子等健脾开胃的食物熬粥喝,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4、不宜辛辣油腻
夏季炎热,人体容易上火,吃辛辣食物只会加重体内火气和毒素,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等。还要少吃油腻食物,有助于平静心气。如果吃过多油腻食物则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会感到腹胀,不思饮食、疲倦感加重,要少吃。
5、不宜太过生冷
夏季果蔬丰富,人们往往喜欢生吃瓜果、海鲜等食物。但夏季气温高,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可能会染上疾病。夏季天热出汗容易口渴,不要猛喝冰镇饮料,会刺激脾胃,影响胃液分泌从而使食欲减退,造成消化不良、厌食、腹部胀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女性,太多的寒性食物会引起宫寒等问题。
6、不宜多喝含糖饮料
夏季人们为了止渴,喜欢喝含糖饮料,研究发现,过量消费含糖饮料会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要少喝。白开水是公认的最好的饮品,水在体内起着物质运输、调节体温和润滑等作用。每天要足量喝水,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也可喝绿茶水、绿豆汤或酸梅汤等消烦除渴。
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因此夏养心尤其重要!养心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保持平和心态,保持笑口常开,不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人体各脏器,健康度过炎炎夏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6:43
1.调节情绪,静心宁神养心脏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讲究“春夏养阳”,故夏季后的养生重点在于“养心”,夏季养生还应戒躁戒怒,保持心情舒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初夏时节,气温升得快,人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加速,能量消耗较大,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夏季人的心火旺盛,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若时常发火生气,则易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故要注意“静养”。
2.调节睡眠,午后小盹别趴睡
“春困夏乏力秋无力”是人们避免不了的魔咒。夏季后气温渐高,人体代谢旺盛消耗大,体内的酸性代谢物大量堆积,不少人会变成“瞌睡虫”。这时最好是顺应节气变化,在初夏时节就开始调整作息,晚睡早起午间打个盹。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但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11时至13时是午睡的最佳时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午睡时宜躺平,切忌采取“趴”的姿势,因为人体在”趴”着时,体位受压,不利于气血调节,还容易患青光眼。而在封闭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的白领们,不妨趁工作间隙多到露台或露天地方走走路、散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保证大脑供血充足,以预防“夏乏”。
3.适度运动,饮食清淡养脾胃
中医认为,出汗过多容易伤“心”。夏季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的季节,黄帝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人体阳气旺盛,养阳为夏季养生保健的关键。
阳气是人的动力,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大量运动会出汗过多损伤阳气,要注意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夏季脾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下降。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腻、冷食和辛辣食物,要吃水果,可经常喝点健脾利湿粥为宜。
4.避免贪凉,驱寒除湿防外感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患者来说,夏季应该避免贪凉,不用或适度使用空调和风扇。在工作场合中,应尽量不用空调或选择适当调高温度。最好常备一件长袖衣,随外界环境随时加减衣服,以防外感。还要防冬季留下的余寒,阳光好的日子多出来走走,关节部位还是要保暖,不可大意让湿气钻了空子。还有多数对养生颇有研究的人们,会选择泡温泉来祛除体内湿寒,保持整个夏天远离疾病困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6:44
1、要晚睡早起
夏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每天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由于夏季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夏日午睡是夏季养生健身的重要方法,既能补偿夜间睡眠的不足,更能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需要。
2、重调精神
要做到神气调养就必须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因此,应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3、要防晒护肤
夏季阳光照射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阳光中的紫外线易导致白内障、晒伤皮肤,此外,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易发生中暑。因此夏日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太阳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和眼睛的损害。夏天人体易出汗,应注意选择护肤品。
4、要巧运动
夏天气候炎热,对人体消耗较大,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到公园、河岸、湖边,或庭院,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广播操、慢跑、散步等。去江河湖海进行游泳锻炼,更令人心旷神怡,有利于调节情志,增进健康。
5、防中毒
夏季养生要注意饮食卫生,防中毒、中暑。盛夏细菌繁殖迅速,易发生食物中毒,应做好预防。
6、要冬病夏治
某些好发于冬季的病,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病,要趁其在夏季病情缓解季节,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复发或减轻症状。
7、生活中有一点注意:
夏天洗澡要用热水,不要洗冷水澡,否则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得更热,而热水澡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符合自然规律 和人体节律的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06:45
夏季天气炎热,一定要防止夜卧贪凉
。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因此,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