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到了晋以后才被认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5 03:3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0:38
孟子的学说很重要一点就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晋朝之前,汉朝时候一直是儒学和黄老争夺主流哲学意识形态,即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汉昭帝和汉景帝还是又推行了一阵子黄老的,到汉元帝时期才真正确立儒学的主流位置。这时汉朝的基业已经稳固,你和他说君为轻肯定不愿意。而到了晋朝,他的江山是从魏国手里夺过来的,本身就是对魏天子“君为轻”了,所以和孟子的理论契合。而且从整个晋朝的历史来看,确实是君为轻,因为总是有大臣转圈,总是有王爷谋反,总是有少数民族入侵,所以社会主流言论不在皇帝手里,他想不轻也不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0:39
因为孟子的核心思想“民本”思想,他认为如果君主无道,民众可以推翻他!这种思想完全违背了忠君思想!因此,没有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追捧,也就不能得到推广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10:39
其实 他的思想与孔子是有出入的 并不是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