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1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7:31
“君之所知也”的“之”作助词,没有实际意义,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音节助词,无实义。
出自先秦: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
原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译文: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之”在文言文的用法: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不知道将军对我宽厚到这种地步。
(2)指示代词,这,此。
战国庄周《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动物有知道什么呢?
2、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先秦的《勾践灭吴》:“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做儿子的思量着报父母的仇,做臣下的思量着报复国君的仇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先秦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我在壮年时,尚且还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是不能做什么事了。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唐代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不向老师学习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先秦·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先秦孟子弟子《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战鼓咚咚地一敲响,两军士兵的刀*一接触,丢盔卸甲,拖着兵器就逃跑。
3、动词,到……去。
战国庄周《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向南飞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8 17:31
之,语法意义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翻译的时候可省略。
1、这句话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2、原文如下: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3、译义:
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没有用应有的礼仪来接待他,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墙上放下去,去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即将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困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节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后,又想往西扩大疆域。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怎么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撤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4、作者简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
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