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6 16: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18:09
前面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原文出自于战国子思的《中庸》。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白话译文:
孔子又说:“喜爱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尽力去实行就接近仁爱了,知晓羞耻就接近英勇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养德行;知道怎样修养德行,就知道怎样治理人,知道怎样治理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国家了。治理天下国家大凡有九条准则,分别是修养德行、尊重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贴众臣、爱民如子、招集各种工匠、优待边远异族、安抚四方的诸侯。
扩展资料: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己错就最终到学习礼仪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相关典故: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勾践知耻有勇,获释回国后。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那种状况,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18:01
了凡先生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算是一个逆天改命的人。在决定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他说给自己定下了很多目标,其中一个就是要能够“知耻”。孟子说过的,“耻之于人 大矣”。男人 古人 传统 老人 人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18:01
“知耻而后勇”语出圣贤孟子。“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释义:一个人只要好学,差不多就是个聪明人了。懂得一个道理,能够身体力行地去做,几乎就是 仁者了。人不是圣贤,会做错事情,但只要能引以为耻,迅速改正,可以说就是勇敢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18:02
孔子说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18:04
所谓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