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孝,全都因为父母犯了“原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28 23: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9 02:35
父母抚养孩子,衣、食、住、行、玩的供奉无微不至;孩子因此黏着父母,父母心花怒放——这类“封闭”式“依赖”需求的满足,不是感情。
当孩子对吃穿用度有了价值判断:衣服漏洞,感觉穿出去丢人;没钱买零食、玩具,感觉没面子;羡慕别人家住大房子;不乐意父母骑自行车接送自己……他才刚刚萌发“*”的苗头。
父母倾其所有,供奉生活所需,是受物质财富价值取向主导的心理需求驱使。孩子日常享用,以此得到别人的认同及赞赏,获得“归属”与“自尊”,其以同一价值取向为主导的心理需求满足,就此朝“*”的方向惯性发展。
价值取向都以物质财富为主导,父母供奉,孩子享用,对内有“里子”,对外有“面子”。双方的“归属”与“自尊”需求相互满足,辩证互动,自然上升至彼此“同情”并“共情”——同喜乐,共哀怒——感情才发生并发展。
但父母与孩子少不了针锋相对。孩子为了让同伴羡慕,想玩乐高、穿耐克、吃必胜客……父母不肯——这是双方的价值标准与评判不一致。争执厉害了,孩子哭,父母叫,总有一方屈从或折中才罢休。
更重的价值标准是父母无偿供奉,孩子按需索要,全人类都认为天经地义,而且定了个18岁*的分界线。
可是,待到孩子18岁,父母已养成了无偿供奉的心理惯性,孩子则养成按需索要的心理惯性,双方都心安理得,并坚定不移地将之贯彻到下下一代。
感情由物质财富浇灌,被吃穿用度的需求对象“编码”,因需求对象的更迭而刷新。
接下来,另三条价值标准开始主导孩子的 情感 :一是恋爱对象要名牌;二是房、车是生活必需品;三是别人家的父母给了孩子名牌和房、车。据此,孩子得出的价值评判,对接父母的无偿供奉。
父母随即感到压迫并惭愧,因为他无力承担,还没尽全天经地义的供奉责任——即使再有钱,也敌不过买不起的物质财富要求,和别人家的父母。
价值标准与评判不一致,“同情”与“共情”碎一地;黏连物质财富的感情,因物质财富需求对象的更迭而刷新。于是,父母惊觉,他们无偿供奉二三十年培养的感情,不值一个名牌包包,四个车轮子,或半个卫生间。
谁能对接“*”的价值标准与评判,谁就是“新爸妈”。只有相应“面子”需求得到满足了,“*”的心理才恢复平衡。
念及“旧父母”多年无偿供奉,“*”或许回报些贵衣服、贵补品、贵器物略表孝心。
得不到满足,“*”向父母埋怨不止、索要无休,碎一地的感情继而被砸成屑、唾成粉,再也粘合不起来。孝与不孝的争执失去意义,一起流入沟渠。
孩子有什么错?小时候什么都不懂,便被父母如此“编码”,渐成心理定势。
父母感觉比窦娥还冤:天下父母从来都这样啊!可是,为啥不多长点心,学会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从来如此,便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