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有关武则天的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7:5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5:28
武则天(624~705年),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14岁时被唐太宗挑入宫选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时复召为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参预朝政,后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中宗即位,她临服改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六年中宗复位,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
武媚就是后来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她的父亲武士huò是山西的大木材商,寒门地主出身。他颇好交结,唐高祖在河东时,曾在他家住过。高祖为太原留守,引用他做行军司铠参军。武士huò曾力劝高祖起兵反隋。高祖起兵时,他帮助高祖克服了王威、高君雅的阻难,后来又随高祖入长安。武德年间,他做到工部尚书,封应国公,从此才成为贵族。武则天母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42岁嫁武士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她的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时,母亲杨氏伤心恸哭,武则天安慰母亲说:“母亲不要难过,女儿得以一近天颜,怎知不是福分呢?”
进宫一年多之后,终于被召入掖庭宫,受唐太宗初次宠幸。被太宗赐名叫武媚。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名“狮子骢”的烈马,性格暴躁,不好驾驭。唐太宗为此叹息不已。当时武则天侍候在侧,她说:“妾能驭之,然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马供人骑,若不能驯服要它何用。”此番言语凶狠残忍,全然不似出于一位柔弱女子之口,唐太宗也嫌她太过凶狠,颇为不悦。
不幸的是某一年空中出现太白金星,因为古书中也记截“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宫中武性女子只武媚一人。太宗尽管贪恋女色,为了社稷从此绝不接近武媚,将她贬为奴婢,视作妖惑。武媚粗茶淡饭,在屈辱、嫉妒中长大。唐高宗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在孤寂的生活中,她逐渐与太子李治志趣相投,关系密切。李治悄悄将玉坠送与她做定情之物。太宗驾崩后,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宫中凡受宠幸的女子全到感业寺削发为尼。两年的尼姑生活使武媚全面地回顾了宫廷生活的富贵与艰险。
高宗李治嗣位,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并私下令武则天蓄长发。最后武则天被李治带回宫中,再次回到自己生活过的唐朝皇宫,并被册封为才人。她能够回宫同时还有着另一层复杂的背景,当时王皇后正与萧淑妃争宠,决计利用武媚的美貌,转移高宗对萧氏的厚宠。遂令武氏暗中蓄发,献给高宗,封为宸妃。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边。她能够“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数称其美于上”。永徽三年,武则天生了长子李弘,给自己带来了晋升的希望,也给王皇后增加了一层忧虑。永徽五年,武则天被册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与淑妃。
这一举动使王皇后大为震惊,当初武则天仅仅是个宫女,今天忽然变成生有皇子的昭仪,这使王皇后深切地感受到来自武则天的威胁。开始武则天联合王皇后,夺去高宗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她认为自己要当六宫之主,必须把王皇后打下去。有一天,王皇后闲得无聊,到昭仪宫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后离去。武氏在王皇后来时,她故意避开,及王皇后离去,将小公主弄死,嫁祸于王皇后。
事发后,唐高宗大怒下诏:“王皇后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岭南。亡父王仁佑追夺终身。”废王皇后的决定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对,特别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后来有人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唐高宗这才下了决心,后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
登上皇后宝座的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废为庶人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资治通鉴》载,唐高宗偶然行至其所,见门窗关闭甚严,于是叩门问道:“皇后淑妃,你们可好”二人听了呜咽痛哭,说皇上如果念旧日情份使妾再见天日,请改此院为回心院。她们希望唐高宗回心转意,撤销对她们的处分。这件事很快被武则天知道,她采取果断措施,缢死王、萧二人,以绝后患。不久,她将王皇后与萧淑妃诬陷坐罪,各杖二百,断去二人手足,投酒瓮中,浸捞骨殖埋于后苑。
当权的国舅、前朝重臣长孙无忌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在内廷尽量巩固王皇后的地位,在外廷竭力扩大关中军事贵族的力量。当初高宗问长孙无忌:“王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朕欲废后、立后,卿意如何?”无忌不敢言,有近臣褚遂良谏曰:“王皇后,表礼所聘,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等曰‘朕佳儿、佳妇咸以付卿。’言犹在耳,不敢忘也。况王后未曾有过,何以废之?陛下必欲易后,伏请妙选天下名族。且武氏曾事先帝,又出为尼,人所共知,天下耳目不可掩也。”武则天、李义府和许敬宗,合谋将长孙无忌革去官职,贬出京城。当皇上准备亲召长孙无忌回京去查明事由时,袁公瑜已假传圣旨赐他自缢。
武媚胞姐武姐自进宫陪伴皇后,渐渐和皇上有了感情,两人在宫中幽会被武媚察觉,高宗便溜到城里去私下*。不久武姐有孕,武媚便差人将她用绳子勒死。武姐之女贺兰氏,心中明白是武媚害死她母亲,表面上装作恭维顺从。她在甘露殿和皇上调情时,被武媚撞见。武媚用毒酒将这女孩毒死。高宗受到一连串打击,对武媚恨之入骨,准备下诏废去皇后,被武媚发觉,将立诏的上官仪处死,并要皇上称她为“天后”,两人统称双圣,共坐朝堂。此后,唐高宗上朝,都由武则天在旁边监视;大小政事,都得由皇后点了头才算数。公元683年,高宗病逝。之后即位的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被武则天废黜。
武媚陆续将李姓诸臣一一诛杀,平息匡复李唐的诸王之乱,将叛变众臣放逐岭南,连投降的上千兵将也杀尽斩绝。有个和尚伪造了一部佛经,那部佛经里说,武则天本来是弥勒佛投胎到人世来的。佛祖派她下凡代替唐朝皇帝统治天下。又有个名叫傅游艺的*,联络了关中地区九百多人联名上书,请求太后即位称帝。武则天一面推辞,一面提升了傅游艺的官职。结果,劝她做皇帝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文武*、王公贵族、远近百姓、各族首领、和尚道士,上劝进表的有六万多人。此时身为皇帝的李旦已名存实亡,*将王位让给母后。武后便称帝登基,改大唐为大周,自称神圣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神龙元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和崔玄暐、桓彦范等乘武则天年老病危之际,率左右御林军发动了政变,诛张易之、张昌宗于迎仙院,迎中宗李显入朝,*武则天让位给李显,恢复国号“唐”。武则天则由长生殿住进了上阳宫。同年十一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死在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并只留下一块无字碑。
武则天无字碑和高宗碑并列在一处,矗立于乾陵朱雀门外。西面是“述圣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歌颂了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高大雄浑地矗立于朱雀门外司马道的东侧,与其西侧颂扬高宗文治武功的“述圣碑”比肩而立。“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七点五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总重量达九十八点八四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升龙高四米、宽一米,其身躯矫健扭动,神态飘逸若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阳面是一幅狮马图线刻画,其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碑上竟未刻一字。后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驳若离,若明若暗,模糊不清。据《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记》也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只是从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那么,女皇武则天立这块异乎寻常的空白石碑,用意何在?成为一千三百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一)武则天立“无字碑”,是武则天德高望重,无法可书。此说认为,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参政以后,通过发展科举制度,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舞台,从而打击了豪门世族;她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鼓励举荐,擢拔了一大批能干的文臣武将,如姚元崇、狄仁杰、魏元忠、裴行俭、刘仁轨、李昭德、王及善等,史称“累朝得多士之用”;她还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田制,使国力增强,同时加强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蜚然,彪炳史册,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正如明代一位无名诗人在无字碑上题的诗中写的那样:“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二)武则天自知罪孽太大,无颜为自己立传,只能用“无字碑”来敷衍搪塞。此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一是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得高宗的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终废唐改周,自立为帝,建立了武周政权。二是武则天培植自己的亲信,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铲除异己。三是武则天当政时期,阻滞了贞观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曾失掉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她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持这一种观点的学者有岑仲勉、吕思勉等隋唐史专家。他们根据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的《通鉴纲目》和欧阳修的《新唐书》等史籍,认为武则天“即使撇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廿一年实际,无丝毫政绩可记”。还说“武则天对外族侵凌,全乏对策,而又居心疑忌,秉性残酷,陷人于罪,全凭锻炼;赋民间农器立颂德天枢,铸九鼎,构天堂,对国民生计毫无裨益”。吕思勉则在其两卷本《隋唐五代史》中,把武则天说成是“暴君”,说她“使滥刑,任酷吏”,所谓“识人才”也是她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而已。
(三)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做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且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武则天执政期间,有积极的一面,如纳谏、不次用人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等。武则天逝世以前,已*还政于唐中宗,自知将来人们对她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无法概括好坏,所以决定干脆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去判断。持第三种说法的学者指出:“从唐中宗起,陆贽、李绛、宋洪迈、清赵翼等人都很尊重武则天,对她评价很高。”认为,唐太宗打下的盛唐基础,建立了规模,而“武则天则巩固和发展了这一基础,没有武则天起作用的五十年,也就没有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武则天对唐朝的历史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武则天的错误也是严重的,尤其是其统治后期,朝政*,新贵形成,对历史的前进起了阻碍的作用。”由于功过相掺,这些学者认为:“武则天是个聪明人,立无字碑立得聪明,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四)武则天在风雨无常的*舞台上活动了半个世纪,可谓君临天下,不可一世。然而,武则天死后与唐高宗合葬在一起,就带来了称呼问题,究竟是称呼武周皇帝,还是李唐皇后?确是很为难。唐中宗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却长期在其淫威下惶恐度日,几度险遭毒手。李显对母亲滥施酷刑、滥杀无辜的暴行也是非常憎恨的。武则天先后毒死太子李弘;废太子李贤为庶人,后又*其自杀。中宗李显当初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皇位,贬逐出京。先后二十多年间,李显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以至于每次听到武则天派人来看他,他都吓得胆战心惊。他的长子李重润、女儿李仙蕙都因出言不慎被武则天处死。此外,武则天晚年还一直思谋着将皇位传给其武家侄儿。有过这一番饱受折磨经历的中宗,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公开发泄对母亲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她*的好话,只好干脆立一块"无字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6:46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二十三(根据万年历的测算,624年正月二十三即阳历的2月17日。)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实,富有。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光禄大夫,太原郡公,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荆州都督等职,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长得明媚娇艳,体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氏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悲态呢?”
为后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昭仪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皇后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称帝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在打击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还造祥瑞,建万象神宫,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载初元年(公元690年) 万象神宫复原图
九月,武则天六十七岁时,在则天门,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并降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武则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从此“武周”取代了“李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8:21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家。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225.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0:12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家。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225.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2:20
建议最好是自己去查看有关武则天的历史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