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与毛概课有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7:5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26
去年路过学校的跳蚤市场,就过去随意的翻了翻地摊上的书,顺手拿起了这本很旧的《朱德选集》,心里竟然有些恋恋不舍,就花了两块钱买了下来。我始终觉得,这人和书之间有时也是个缘分,有些书即使你翻了N遍,也不见的会买。《朱德选集》,文章只收录到1962年,对于我所修的专业而言,研究价值似乎不大。当时买这本书的原因只有一个,里面有这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我深爱之。这篇文章我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读过,朱老总写于1944年4月5日,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难免会有些时代的烙印,掺入了一些阶级感情,但朴实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对母亲朴素的爱和深深的愧疚!正好这次毛概课老师要交篇读后感,想了想,我再次打开了《回忆我的母亲》,眼睛竟有些湿润的感觉。突然想起要给母亲打个电话,尽管前晚刚打过,母亲慎是很惊讶,我解释说没有什么事,就随意和母亲聊了几句。挂断电话,虽然是灼热的夏天,心里不免泛起了一丝凉意。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本文就写了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教给作者“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生产知识和*的意志”,支持作者投身*、体谅党的困难等等,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思想品质的高尚
朱老总采用平实、质朴而又深刻的语言, 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已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这是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但是,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中,深情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俭朴的特点,同情穷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者的朴素阶级意识,支持*、期望*成功的思想品质。作者还两处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的道路”的感激,赞颂之情。
虽然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总司令回忆的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感人。“我爱我母亲”、“我应该感谢母亲”、“愿母亲在地下安息”这些平常文字由于发自心底,浸透了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母亲“整日劳碌”、“汗流满面”的高大身影。“很自然地”、“就悄悄”、“便整日……跟着”这些词语,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跟”,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总司令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85岁高龄,精神、饮食俱不如前的母亲甚望见儿子一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母爱是最温馨的。
想想家中日渐衰老的母亲那疲惫的身躯,人家朱老总是用两个“尽忠于来报答他的母亲,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党,我呢?现阶段我只有搞好学业和尽量少给我操心了,仅此而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26
其实大一的时候就听过张欣的一次讲座。那时候还在老校园,班长通知说有个刚博士答辩完的老师在二校开个讲座,就冲着对历史的盲目崇拜,我很想去听听,于是全去寝室跑去了,但是确确实实的很令人失望,整个教室没到个五十人,整个老校我们全代表了。而且讲的关于太平天国的东西也不太理解,最大的感触是我的知识层与老师讲的当中有那么一大段空隙毫无连接点。
从此一直也就不觉得着位博士怎么样,第二次见到老师是在分流的动员会上,作为动员,老师讲的也没起到多少动员作用,那天我一直想如果高飞来讲,肯定选历史的还会多的多,不过现在想想高飞肯定知道以后他应该没机会给我们上课的,也就不来动员,以免以后被人埋怨。据说确实有许多人是冲着他而成为我们班一员的,可是学校也确实太过分,历史系老师不给历史班上课,却利用他们的名声给学校赚利益赚名气,这怎么是对学生负责呢,张欣要走了,因为看不惯学校的种种行为,也因为他知识分子的自尊不甘随流于这样的社会形势,不知道学校对于失去这样一个博士教授会不会有些惋惜,甚或检讨一下自身的行为,难道要当所有的张欣都离开了,他们才会悔悟。
我们无幸能让他成为我们的专业老师,我们还算有幸一周有他一次课,要不然我肯定永远都不会发现老师的可敬可爱之处。本来最应该无聊的毛概课,我现在每次差不多都有听讲座的感觉,甚至成了一种期待,他是继我高中历史以来所有老师中讲课最有*,最不拘一格,最自然流露的。
有点后悔开学时候没好好听课,我总是这样,当没什么机会再干这件事时才会觉得这原来这么好,我想所有历史的学生都会为老师的离开感到遗憾,但我们更会祝愿老师寻找真正适合他属于他的地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27
机 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27
很多的呀,自己去找,*方面的书啊,百家讲坛的一些啊.还有许多,自己去发现,书店里去看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1:28
呵呵~~都晤明系咩野来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