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8 01: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31 02:05
1、变色龙
避役,俗称变色龙,蜥蜴亚目(Sauria)避役科(Chamaeleontidae)爬行类,产于东半球,主要树栖。特征为体色能变化。
变色龙的变色现象与其他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相似。变色龙的肤色会随着背景、温度和心情的变化而改变;雄性变色龙会将暗黑的保护色变成明亮的颜色,以警告其它变色龙离开自己的领地;有些变色龙还会将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使自己生存下来。
2、枯叶蛱蝶
枯叶蛱蝶,后翅后缘与外缘间延伸出一向后的尖突。翅的背面闪深蓝色、紫蓝色或淡蓝色光泽,依季节不同而异。
当枯叶蛱蝶被鸟类追捕,处于危险中时,它会以一种无规律、错乱般的方式飞行,很快地落入植物叶片之间,然后迅速将翅膀合拢,静止不动。此时的蝴蝶将翅膀外侧的花纹展露,形似一片晒干的枯叶,在完全拟态伪装的形态下,鸟类通常无法发现它们。
3、鳄鱼
鳄鱼平时喜欢栖息于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乱草蓬蒿中的潮湿地带。鳄鱼往往给人以行动迟钝的假象。
鳄鱼先将身体躲到水底,然后悄悄地朝小动物的方向游过去,先是一动不动地盯着对方、然后突然一跃而起将小动物捉住,最后用嘴叼到河里,将它溺死。
4、侏膨蝰
侏膨蝰又称那米比亚侧行蝰(Namib Desert Sidewinding Viper),会在松软的沙丘上以对角线的侧绕方式快速移动,而在砂丘上留下J字型的痕迹。
为了躲避高温,白天时侏膨蝰会将身体埋入有植被遮荫的沙土中,只露出鲽鱼状的眼睛,并以伏击方式猎食冒险走近的日行性蜥蜴,入夜后,才会主动猎食壁虎。
5、南叶尾壁虎
南叶尾壁虎,又名苔藓叶尾壁虎,被誉为动物王国的“伪装大师”。它身上的鳞片与枯枝的颜色和纹路非常相似,只有从侧面才能看到它的外表。
南叶尾壁虎已经进化到能够与树枝和自然完美融合,其中大多数可以略微改变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融为一体。它们昼伏夜出,白天隐身于环境之中睡觉,晚上出动捕捉昆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色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枯叶蛱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鳄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侏膨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叶尾壁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31 02:06
变色龙善于伪装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31 02:04
巴氏豆丁海马体型非常小,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马物种之一,通常身长小于2.4厘米,栖息在珊瑚上,它的伪装同样惊人,身上覆盖的球茎结节,与其栖息的柳珊瑚颜色与形状极为相似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31 02:02
伪装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地球上的生物每天都依靠它生存,有的为了躲避天敌,有的为了捕捉猎物。据媒体9月22日报道,图中是一条沙漠中的毒蛇,它将自己的整个身子都埋在沙子中,只露出头,伪装在沙子里,一旦猎物出现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把对方捕捉到。
巴氏豆丁海马体型非常小,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马物种之一,通常身长小于2.4厘米,栖息在珊瑚上,它的伪装同样惊人,身上覆盖的球茎结节,与其栖息的柳珊瑚颜色与形状极为相似。
东美角鸮分布于北美地区,最擅长躲进树洞中,将身体与树干融为一体。
如果你曾经在印度或太平洋潜水过,那就去看看珊瑚礁,里面可能藏着一条地球最毒的鱼——石鱼。它们有13个锋利的背刺,里面装着一种强效神经毒素,据说能在两小时内杀死一个人。它们与各种礁石和岩石混在一起,伺机伏击猎物,同时它的伪装也能躲避捕食者的捕杀。
Baron蝴蝶的幼虫隐身技能让人惊叹,这使它们能成功地躲避鸟类的捕食,进而使得Baron蝴蝶大量繁殖。
变色龙应该是最有名的“变色”高手,但科学家表示,它们的变色技能并不仅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
墨鱼不仅是用墨高手,也是变色高手,它们身体上每平方毫米有200种能变色的色素细胞,也有微小的肌肉,可以模仿岩石和珊瑚礁的结构。
埃及夜鹰生长在沙漠中,大多数都是在地面上筑巢的,它们进化出了褐色羽毛与干旱的土壤完美融合,比如这只在沙漠栖息地休息的埃及夜鹰。虽然埃及夜鹰总体数量正在下降,但它并没有被认为是濒危物种,这主要归功于它的分布范围广阔,包括北非、中东和亚洲西南部。
动物的伪装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在自然界,动物拥有的每项本领都会提高它的生存几率,进而提高繁殖的可能性,这也是动物伪装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31 02:03
在自然界,动物拥有的每项本领都会提高它的生存几率,进而提高繁殖的可能性。动物的伪装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在自然界,动物拥有的每项本领都会提高它的生存几率,进而提高繁殖的可能性,这也是动物伪装的原因。但因物种的不同,各类动物的伪装特性也有很大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为了融入环境。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10大最会伪装自己的动物,你能找到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