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9 01:3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18:36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方记载了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也有类似记载。值得注意的是端午节划船比赛,在纪念屈原前该活动早已出现。而在东吴,是纪念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又说竞渡源于勾践操练水军;显然,端午竞渡之俗因地域不同而所纪念人物说法不同。对于诸“历史人物纪念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尤其是可疑的“屈原”,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学者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在司马迁前至战国屈原所在时期百几年这段时间里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才首次出现,如果真的有屈原这么一牛人,史书上不该空缺的,司马迁有可能道听途说写了个《屈原列传》。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
总之,不管端午与屈原是否相关,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赛龙舟都是流传下来的习俗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18:38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三大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大臣,因楚怀王偏听小人谗言,几度将其贬职,报国无门的屈原最终跳汨罗江自杀,这一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尸体,就用粽叶包着米饭丢到江中。他们还划着龙船,敲锣打鼓,希望能把鱼虾赶跑。从那时起就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