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愉悦是一种无利害快感的先天根据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31 09: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8 05:08
2、鉴赏判断合目的性之根源与作用
康德将审美的鉴赏判断分为纯粹的鉴赏判断和经验性的鉴赏判断,二者都要有一定的合目的性。这便是接下来我要论述的问题,鉴赏判断合目的性之根源与作用。
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合目的性”是在“判断力”这个概念产生之后,分析其属性而使用的术语。而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判断力”有两种,一种是“决定的判断力”,即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活动能力。而另一种则被称之为“反思的判断力”,它不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来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实、感受出发去寻觅普遍。康德所说的反思的判断力,是在先验的范畴中所讨论的问题。之所以要放到先验中讨论,其目的是为了不受“概念”、“因果关系”以及“目的”的影响。并试图找出通过认识和客观规律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和无法达到的领域。在认识活动的范畴中,目的与对象的因果联系是自然的合目的性。然而这种因果联系却不能解释所有的“合目的性”。故而反思的判断力所要解释和探究的,便是这种在因果联系之外的“合目的性”。这种合目的性的研究,也是康德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中独特的部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合目的性”同时存在于认识的活动中与判断的活动中,他是使得认识活动和判断活动得以合理存在所必然的原因。然而,在认识的活动中,合目的性是可以被分析出来的,但在判断的活动中,合目的性却是先验的而无法被分析出来的。合目的性的根源来自于反思的判断力这种研究美以及审美活动的形而上学哲学性质的方式。他的作用在于,分析并分类用认识的方法所无法触及的美以及审美的领域。其中重要的成果之一,便是得出纯粹的鉴赏判断与经验的鉴赏判断的分类。
主持人:第三契机从关系方面追溯了鉴赏判断无利害的快感的先天根据,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对第四契机的分析,即鉴赏判断“模态”的分析。什么是一个鉴赏判断的模态呢?就是审美愉悦的主观必然性。而这种主观必然性的先验条件就是共通感。下面我们通过将共通感与普通人类知性进行比较来对共通感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展开相关联想。
四、共通感的分析及联想:康德审美趣味判断的第四契机“模态”——先验原则分析
1、共通感与普通人类知性
何雪莲(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共通感是审美判断力的先验原则。这样一种主观必然性是有条件的,但它不能通过逻辑来证明,不能从经验中总结出来,而是先验存在的,有自己的先天条件。
康德在第四契机中提出“共通感”(Gemeinsinn),并同当时欧洲盛行的“共通感”(拉丁文:sensus communis;德文:der gemeine Verstand)又称为普通人类知性或健全理智,作了简单的对照和区分,认为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并不是按照情感,而总是按照概念、尽管通常只是作为依模糊表象出来的原则的那些概念来作判断的。” 但并没有展开。如果我们要对这“共通感”有深入了解,还要往后看。在《判断力批判》的“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在全书第40小节“鉴赏作为共通感的一种”中,康德又对“共通感”作了深入的阐述。
康德将普通人类知性或健全理智的三个准则用来解释鉴赏判断的原理。第一条准则是“自己思维”。第二条准则是“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即置身于别人的立场,来对自己的判断进行反思。首先要具有自己的思维,在此基础之上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使“头脑不狭隘”,具有一种“扩展”的思维方式,以达到思维的普遍性。很明显,第二条准则对判断力是最为重要的,是“合目的性地运用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站在每个别人的地位思维,这是共通感中人性的先天性原则。正因为有这一原则我们才能感觉到人性是共通的,所以“这种在人性中有先天根据的愉快感使我有理由根据自己的愉快去判断它对每个人都适用。” 第三条准则是“任何时候都与自己一致的思维”。在认识过程中,首先是从自身出发,站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最后还要回到自己,形成一个前后统一,独立、完整的人格。这条准则是理性的准则,同道德相关。
从对三个准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鉴赏判断的原则是从知性范畴中借来,充分体现在“每一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这一准则上。康德此时又作了一个比较:“比起健全知性来,鉴赏有更多的权利可被称为共通感,而审美判断力比智性判断力更能冠以共同感觉之名。” “我们也许可以用审美的共通感来表示鉴赏力,用逻辑的共通感来表示普通人类知性。” 鉴赏力和普通人类知性都是共通感,只不过前者是审美的,后者是逻辑的,康德在此已对二者的区别作了清楚的说明。
2、共通感与集体无意识
何雪莲:审美共通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从美学角度来说,二者都涉及到美感以及美感的产生。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具有普世性特点。而审美的共通感也具有主观的普遍性,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使主观情感上的普遍赞同得以实现。
共通感与集体无意识都是一种先验的原则。集体无意识的基本内容是由原型构成,它是一种先验形式,包括知、情、意等一切心理反映并具有普遍一致性。原型涉及到美感的产生,是解释美和美感的关键所在。在审美活动中,原型产生出原始意象,我们之所以能够被伟大的艺术作品感动,是因为艺术家用原始意象进行表达,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自身的集体无意识被唤醒,产生强烈的共鸣和美感。
那么共通感与集体无意识有什么不同呢?首先,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先验原则,其内容——原型和原始意象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生的。而共通感,作为一种先验的原则,并不以任何经验为基础,不可能“作为经验可能性之构成原则”,而是“有一个更高的理性原则使它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调节性原则,即为
刘芊芊:通过纯粹的鉴赏判断所欣赏到的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