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边界 |《德国教育的美丽与哀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31 16: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5 18:54
《没有边界的教室》的作者沈佳慧是台湾人,随丈夫迁居德国,在德国生活了三年多。她的孩子小K也随着父母在德国上幼儿园和小学。文中提到小K回到台湾的时候,按年龄读三年级。因为德国、台湾和大陆一样,小学是满6岁入学,所以三年级就是9岁。也就是说,小K在德国读了一年多幼儿园,两年小学。
德国的小学大多是四年制,而且是半日制,尽管近年来也开始推行全日制,但整体而言,孩子们在学业上需要投入的时间还是非常少的,尤其一二年级基本上就是在玩耍中度过的。但是,四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四年级的学习情况将决定孩子将来升学的方向。
德国的中学分成三类:文理中学(Gymnasium 学制8年)、实科中学(Realschule 学制6年)和主干学校(Hauptschule 学制5年)。进入文理中学意味着将来准备考综合性大学,培养学术性人才。实科中学则类似国内的大专和中专,是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而主干学校则是培养普通劳动者,相当于国内的中专和职业学校。
其中,文理中学的8年,相当于国内小学五六年级加上初中和高中。如果就读文理中学,那么学习的压力也非常大。德国大学的特点是宽进严出,读了很多年还不能毕业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一些大学生干脆中途辍学去念职业培训,然后,直接找工作去了。另一方面,小学毕业后没有进入文理中学的学生,并没有在求学的路上受到限制。如果学生后来的成绩优秀突出,仍有机会转入文理中学。那些参加了工作的、没有高中毕业证的年轻人,如果想进入高校学习,可以通过专门的考试后,进入应用技术大学。这和国内的自考类似。和那些综合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比起来,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在德国公司不会受到歧视,反而因为他们拥有更多专业方面的实践经验,往往会更受企业欢迎。
可见,德国教育的重头戏是在中学之后。这些内容在《没有边界的教室》中完全没有涉及到。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三四年级在书中也只是略微提及。因此,即使对于德国的启蒙教育,在短短的三年中,作者还有语言等方面的障碍,恐怕这样的了解是难以全面和深入的。尽管如此,作者和她的孩子的经历,尤其是对关注儿童早期教育的读者,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德国教育的美丽与哀愁》这本书的作者赵楠原是洪恩集团的儿童教育产品项目负责人,现在定居德国。这本书里她主要介绍学龄段也是小学,虽然她的文笔不及沈佳慧,但是,这种流水账式的叙述方式也许更能细致地展现出德国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提到大量教育程度低的移民和难民的涌入给德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书完稿于2013年。如今,恐怕这些问题更为突出了)。赵楠在序言中说:
这番话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很认同德国教育前松后紧的设计,所谓的松,在德国人的观念里,并不认为孩子的学业越早起跑越好,但他们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则是早早地就开始了。其实,重视教育的德国家长也和中国家长一样,在阅读、音乐、运动、社会化等方面投入巨大,而且他们显得更有远见,更有策略。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玩耍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耍。德国人深谙此道。确实,过早加大学习压力是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是揠苗助长。有个别早慧的孩子,确实他有意愿去提前他的学习进度,在德国,允许跳级。但我相信国内这些每个周末在学而思这样的机构里上课的孩子,大多并不是属于这种情况。在学校的作业之外增加的这些课外辅导和作业,很有可能是在透支孩子的学习热情,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学。
德国这种宽松的早期教育,可以看成是海选。孩子们的天赋和各自家庭的影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日渐突显,要不然,德国的孩子们到四年级是怎么被分流的?原本一起在森林里快乐玩耍的小伙伴,为什么长大后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没有边界的教室,不过是一种浪漫的想法。虽然人可以往来于国内国外,但正如王楠在书中提到有中国移民说:“有中国人的地方,故事都一样,出了国,好像和没出国是一样的。” 家长的观念和行为,既守护着,也制约着孩子的成长。这难道不是边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