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这首诗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1:2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10
主要写作特征是:
一、选材气势宏大,成功塑造了鲜明的群体形象
屈原在许多作品中都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塑造和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橘颂》《离*》《涉江》等,在《九歌》中,他所歌颂的大多是自然界的神祇,唯独《国殇》是追悼为国捐躯英勇将士的祭歌.屈原从战争敌胜我败着笔,选材气势恢宏,场面庞大,情绪悲壮激昂,振聋发聩,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多么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多么浩气长空的英雄气概!寥寥数句,让我们体味到了古战场上激烈拼杀的血腥场景,也让我们看到了楚军将士宁死不屈,人虽败精神不倒的大无畏精神.这种选材充分体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热爱和对楚军将士无限崇仰的真挚情感,成功地塑造了英雄战士的集体群像.
二、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再现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
本诗战斗场面的描写异常出色.第一部分描写战斗过程,诗句不多,但内容丰富、笔法灵活.短短十句诗记叙了楚军披挂上阵,与敌交战,兵败身死的完整过程.其中既写了敌军人多势重,进攻凶猛,又写了楚军士气昂扬,奋力死战;既有短兵相接,箭矢交坠的细节描写,又有天怨地怒、尸横原野的气氛渲染,既写了士兵被坚执锐,奋力冲杀,也写了将帅援枹击鼓,临阵指挥.从写法上,作者采用了三个结合:把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结合,把动态描绘与静止画面结合,把暗写敌人凶猛与明写楚军奋勇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映衬,使当时战斗场面如同浮雕般强烈地凸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诗中还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敌方的人多势盛,渲染战斗气氛,对将士们面对强敌不畏惧的精神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三、采用叙赞呼应,完满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
《国殇》顾名思义是为悼念死难的烈士而作的祭歌.但屈原所写的这篇诗不仅仅是为了祭悼亡灵,抒发哀思,更重要的是用阵亡将士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来激励民心士气,感召人们同仇敌忾,雪洗耻辱,以振兴楚国.围绕这个主题,这首诗在谋篇时采用了叙和赞前后呼应、紧密结合的方法.本诗第一部分描写战争情况,第二部分赞颂烈士们的业绩和精神.前者叙的内容是后者赞的依据,后者赞的词句是前者叙的深化.两者有机联系,互相映衬,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
四、句式齐整精练,增强了全诗的庄严肃穆感
屈原大多数作品的语言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词藻华美,花团锦簇,而在《国殇》这篇诗中,由于题材的肃穆感,屈原采用了质朴通俗、刚劲坚定的语句.句式上也是整齐精练,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个字又都用“兮”字这样相同的句式,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也使情感表达越显庄重,特别是最后两句“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把作者对爱国将士们的崇敬感情推向了*,增强了全诗的悲壮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1:11
好追答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中举人后,因效法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披头散发,脱却上衣,光着膀子,右手握刀,请友人拍照留念,表明自己反对满清统治的决心。在日本见到了渴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同盟会。 1907年创办反清的《神州日报》,以后又先后创办了《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在辛亥*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民众中赢得了“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的美誉。在国民*中,于右任曾先后担任中华*临时*交通部次长,后又长期担任国民*监察院院长。
于右任1949年被裹挟到台湾孤岛,晚年备感孤寂,十分思念*与故乡。《望*》写于1962年1月24日,即于右任逝世前两年,这是一篇以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为主题的杰作。
《望*》原本是一首无题诗歌,生前并非发表。1964年于右任先生辞世后,是他的秘书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日记中发现了这首诗。这首诗一经披露,就不胫而走,为人们争相传颂,于是有人将这首无题的心灵悲歌或命名为《望*》,或称它为《国殇》。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见到海峡两岸统一的失望之情,也流露出了一位八十三岁的飘泊孤岛的老人对*的强烈的眷恋之情。
作为一位辛亥*老人,他曾亲历中华民族被异族蹂躏的历史,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八国联军纵火圆明园、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割占台湾。他亲眼目睹一个曾经辉煌过的国家就这样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他一生追随孙中山先生也正是为了致力于祖国统一、民族昌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孙中山与于右任等所有辛亥*志士的共同意愿。虽然斗转星移,至19 62年,外国列强早已被驱逐出了*,但台湾还孤悬海外,美国仍有部队长期驻守台湾,这样的国家现状当然是一个辛亥*老人心中永远的伤痛。更何况,此时的诗人已经走近人生的终点,却又看不到两岸统一的一线曙光,万千感慨,凝聚于心,怎能不化作诗行喷涌而出,吟成“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这样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