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穆江棋谱象棋战术探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9:41
言穆江是继上世纪50年代常熟象棋国手惠颂祥之后,常熟走出的第二位象棋大师。受棋迷父亲的影响,言穆江从小就会下棋,而且经常跟着父亲到别人家下棋。因为喜欢下棋的人多,他记得当年的茶馆特别有规定不准下棋,以免有客借下棋*。当年,沪苏两地选手经常棋枰对弈,切磋交流,言穆江经常有幸观战,并得到惠颂祥、胡荣华等高手点拨,他都一一记下,慢慢领会。及至十*岁,上中学的言穆江在常熟已经胜多败少。1974年进入江苏队后,他一心下棋,棋艺更加精进,成为主力队员。1980年在四川乐山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上,他战胜冠军柳大华、亚军徐天利,荣获第6名。次年在泰国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城市名手邀请赛上,他同样获得第6名佳绩。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言穆江一直留在南京,开始担任江苏男队的教练,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像徐天红、徐健秒、童本平、廖二平,至今仍是江苏棋院的主力,对江苏象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象棋界,他还是出了名的秀才,陆续出版了《胡荣华东南转战录》《象棋战术探秘》《象棋攻防战术》《象棋名流精华》《象棋中局荟萃》《逐鹿中盘》等棋类书籍。
作品第一部分是布局研究,首先重点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布局中屏兑内“牛头滚”。笔者从《1974年国赛对局精选》中即已发现言大师用该布局战胜以开局皆正着而闻名全国的沈阳“郭十五”,由此来推断可知言大师在这个布局上至少浸淫了三十多年。众所周知“牛头滚”是路险棋,而言大师少年时受朱老剑客影响棋路泼辣凶悍,这样深厚的底蕴和对路的棋艺风格来解拆此布局岂非更加得心应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前三章言大师使用了议论文的常用模式(引—议—联—结)来展开论述:先是用老牌冠军上海队险遭降级来作由头,引出了论述的重点——“牛头滚”老树新枝救神龙。进而又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归纳法”与“穷取法”来对该布局进行科学的论证,对所有“等可能性”的着法统统进行了寻源溯本,否定之否定。(作品中着重论述了下面左图时黑方的四种应法,首先排除了卒7平8这路带有冒险性质的着法,其次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方法对马7进8作出终极性论断:马7进8实战例显示这是黑方消极、下风、沉闷的苦棋,缺乏活力的前景,黑方不能接受。通过比较法进而带出精华性的变着,“那么卒3进1和车3平4继续贯彻弃子争先意图,而不立即追还失子,必然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这样一来使读者不仅印象深刻,而且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接着他还竭力地对这个布局的有关分支点均作出了终极性的论断,使得读者可以将这一布局迅速练至化境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各个版本所提供的教训是:谁在此解说的越多越细,谁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言大师创作作品的模式,完全摆脱了《鬼手百局》式的闭门造车,取而代之的是召开变相情景性诸葛亮会议。即常就着联赛宴请的便利机会,与胜利群体推心置腹地探讨局中的得失,把他们或因酒精作用吐出的“真言”;或因一时胜利带来的兴奋而说漏嘴的绝招统统搜罗到他的小本子中了,长此以往言大师创作出的飞刀焉能不又快又利又准?在这个“会议”中他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还是*员,充分地调动了“与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吃了不少辛苦,颇不容易。)最后,引用“牛头滚之父”陈孝堃准确贴切的评价作结:这是红黑方都比较难操作的一路险棋!充分肯定了这个布局还是比较有活力的,红黑机会相当值得深研。整个三章把“牛头滚”大系论述的立体化了许多。
作品第二部分是中局片断欣赏,它一改以往杀气腾腾的创作风格,选用了几十则平时用得着的常型来支持整个作品的论述。这是因为中盘战斗,吃亏占便宜都是有形的,比较容易觉察,可以称为“实路”;布局构思比较虚灵,吃亏占便宜不容易觉察,被称为“虚路”。“实路”主要靠计算,“虚路”主要不是靠计算,而是靠常识和判断。所以这里使用的论述方法也和前面不一样,往往用得到的着才是最实际的着,最实际的着也最容易记住,准确记住和灵活运用大量的常型也是棋艺晋级的捷径和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