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2: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8:29
王和民 *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主任,1954年2月生,1977年6月入党。他严谨细致,勇挑重担秉公执纪,敢于碰硬,树立了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1992年被评为*国家机关优秀*党员,1998年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纪检战线上的忠诚卫士2000年1月10日,*纪委常委会议室。 *纪委领导同志正在认真听取案件审理室主任王和民关于全国*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有关问题的审理报告。这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及*职务最高的一起*案。王和民的审理报告,以确凿的证据、准确的定性和恰当的处理意见,得到了在场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干一流工作,创一流成绩,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作出贡献,这就是*党员王和民的不懈追求。有了这个认真劲,才能保证案件质量1998年底,王和民被任命为*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主任。一次研究案件的会议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那一天,王和民主持召开室务会集体研究案件。会前,他对案件作了深入的研究,一开会便首先发言,分析了案情,摆出适用党纪政纪条规,提出了处理意见。他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一片赞同之声。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但王和*识到,对于案件审理这样复杂的工作,单靠某个人的能力、水平是万万不行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必须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于是,他在室里提出:必须坚持集体审议案件制度,审议案件没有职务高低之分,谁的意见对就听谁的。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位参加案件研究的人必须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后,每次研究案件,王和民都不急于发言,而是先听取大家的意见。这一来,全室同志思想活跃起来了,案件审理会上大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他心里踏实了。 对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进行审核处理,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要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审理案件时经常会在一些事实认定、处理意见上,与案件检查室产生分歧。怎么来处理好这个关系呢?王和民认为,有争论和分歧是个好事,说明大家想对案件负责,只要有利于保证案件的质量,就应大胆坚持。 审理湖北康赛公司股票案时,为了查找一个重要证据,王和民亲自带人赶到南京找有关当事人取证,但当事人对行贿事实矢口否认。于是他又连夜赶到湖北黄石,找证人核实案情,到银行查找账目,终于找到了相关的证据。当他再次赶到南京时,当事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全部供认了行贿事实。正是这一重要证据的取得,确保了案件的准确定性。检查室的同志感慨地说,多亏了王和民这股认真劲! *纪委、监察部案件审理室每年受理的申诉案件量大面广难度高。一些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党员干部对处理结论不服而提出申诉,处理起来相当复杂。某地一位干部对当地纪委给予的党纪处分不服,向*纪委提出申诉,王和民和复查处的同志研究了申诉材料后,又从当地调来了案卷,经认真分析,认为当事人的处理确实证据不足,要求当地纪委复议。可时间过去了1个月,当地的回复仍是维持原处分决定。有人私下给王和民打电话,要他别深究了。有知情人对他说:作出原处分决定的领导都还在位,这事恐怕有伤领导面子。王和民说,这不是针对哪一个人的问题,知错必纠是我们党的原则,错了就应该改正。在王和民和复查处同志的再次督促下,当地纪委对案件进行了重新研究,作出了定性准确的处分决定,既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又使当事人感到服气。 正是靠这种视案件质量重于泰山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几年来,王和民先后领导和亲自审理了几百起违纪违法案件,包括审理江西省原副*胡长清案,全国*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案,*原副*李纪周案,原*候补委员、宁波市原**许运鸿案,重庆市*原副主任秦昌典案,重庆市政协原副*王武惠案和湖北股票案等10多起大案要案,没有出现一起错审、误审问题,受到*纪委、监察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志们的称赞。有了这样的“领头雁”,何愁没有过硬的队伍王和民任案件审理室主任后,在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的同时,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为了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案件审理室率先拿出2个*和3个副*职位进行竞聘上岗。竞聘那一天,室里所有的同志都到齐了,委里的领导也来了。经过述职、演讲、民主测评和评委评议,一些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脱颖而出。 在案件审理室,每一个同志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块牌子,一面写着这个同志的姓名职务,另一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没有坚强的党性,做不了审理工作;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做不好审理工作;没有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不长审理工作。”这是王和民请*纪委原副*陈作霖专门为案件审理室题写的。别看这块小小的牌子,不仅方便了前来办事同志的监督,更主要的是增强了室内每一个同志的责任感,这块牌子,可以时刻提醒大家不忘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 这些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全室干部的积极性。一个团结向上、你追我赶、勇挑重担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此刻,王和民又瞄准了另一个制高点。 作为纪检监察领导机关的案件审理部门,王和民要求全室每一个干部都要尽可能地成为某一方面案件审理专家。他在全室干部会议上说,尽管大家的学历很高,工作能力比较强,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分子作案的手段也不断趋于智能化,不抓紧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他鼓励大家抓紧业务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内部业务研讨活动。还请有关专家讲课,开展对疑难案件会诊。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全室同志业务水平的提高。努力钻研业务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一些干部很快成了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在此基础上,王和民要求大家做好本系统的业务指导工作。他说,不能就案办案,要把案件办理的结果转化为业务指导的成果。同时规定,下基层不能“单打一”,要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搞好调查研究、业务指导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业务指导工作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了。仅2000年就统一规范了全国纪检监察常用审理文书格式;编写了综合性业务指导丛书《党纪政纪案例参考》;编印下发了7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性文件。 由于案件审理室工作成绩突出,被*直属机关工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室内有10多名同志立功受奖。有了拼搏精神,才能创造一流业绩1995年6月29日,一架波音737飞机穿云破雾降落在*贡嘎机场,王和民走下舷梯。作为*国家机关第一批援藏干部,组织上任命他为*自治区纪委副*。王和民在这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工作生活了3年。 说起来,援藏这个机会还是王和民自己争来的。1995年5月的一天,王和民陪埃及行政监察署代表团到河南考察后回到机关,正是参加援藏报名的最后一天。作为案件审理室的副主任,王和民向主任报了名,没想到主任不同意他去。主任不同意他去*不仅仅是因为工作需要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当时,王和民的胃病比较严重,他和爱人双方的父母都已70多岁了,而女儿又只有十几岁,家庭负担较重。对此,王和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在没有最后确定之前,他一直没有告诉家人。但他决心困难再大也要走。王和民说,党的事业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令他感动的是,家里得知他要援藏的消息后,都积极支持他。面对白发双亲的支持,王和民的眼眶湿润了,他下决心要在*好好干。 在*,王和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他随身带着胃药行程2万余公里,跑遍了*的7个地区,深入到40多个县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领导查办了20多起大案要案,*完成了自治区*交给的任务。他还积极想办法,创造条件完善和扩建了区纪委、监察厅干部培训中心,开通了区纪委、监察厅机关内部与7个地区纪检监察机关的微机网络,给机关干部职工家里安装了有线电视,为全藏每个县纪委、监察局解决了一辆办案用车等,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忘我工作是王和民的一贯作风。翻开王和民2000年目标管理个人档案,在3月份有这样的记载:讨论案件19件(次);审阅了4个人的案卷材料;撰写了3个案件的报告或意见;审阅、修改、报送各种文书、报告49件(次)…… 综合处保管这些档案的同志说:“和民同志干起活来不要命。2000年审理成克杰案只有4天时间,他带着我们在办公室里整整呆了4天4夜,困了趴在桌子上打个盹,饿了吃包方便面,直到任务完成。” 有人见王和民比较瘦,就判断他睡眠不足。对于这一点,王和民自己也承认,因为他琢磨事,一遇什么事没办完,即使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王和民的妻子对此最清楚,也最为担心,因为王和民还有个习惯,就是骑自行车也喜欢琢磨事,路上车那么多,出个事怎么办?因此,每天出门前妻子总要叮嘱一句:路上注意点! 这就是王和民。他以自己的身心,倾诉着一个*党员对党的忠诚! 王和民 援藏期间任*自治区纪委副*,现任中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长 拉萨经常停电,晚上冻得根本无法入睡,想想北京家中的暖气,感慨在*工作几十年的援藏干部是多么的不易。 ——王和民
王和民在*时,很瘦。那时的他,“瘦”是最突出的特点。他比过去胖多了。 王和民现任中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长。
2006年,是王和民离开*多年后第一次前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后去的援藏干部来说,工作和生活条件好多了。他期望,能再有机会去,因为*的每一个变化都让他欣喜。
要了解真实的*,一定要到基层去
1995年6月29日,王和民作为*国家机关第一批援藏干部前往*,担任*自治区纪委副*。在这支由80多个人组成的队伍中,他的年龄不算最大,但级别是最高的,正局级。
在飞往拉萨的时候,他在想,这个援藏机会得来不易,是自己争取的。就在5月的一天,王和民从河南出差回京,正是参加援藏报名的最后一天,王和民报了名,成为中纪委第一个援藏干部。
都说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既是生命的禁区,也是生命的疆场。作为援藏干部,他们来到*的主要任务是要发展*,同时把反*的斗争放在第一位。要带着神圣使命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工作生活1000多个日日夜夜,对援藏干部来说,是在预支自己的生命。
来*前,王和民就知道,在*要克服缺氧的第一道关。来前他就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有缺氧反应,可他实在比其他人幸运,一点都没感到头重脚轻,只是夜间睡眠不是太好。他迫切地希望了解真实的*。
要了解*,不能只是呆在拉萨,要到下面去。所谓的“下面”,主要是指离开拉萨和雅鲁藏布江沿线的县和牧民散居区域。*面积很大,人口很少,大一点的县五六万人,小县也就几千人。藏族牧民喜游居生活,哪里有草和水,就赶着牛羊到哪里,所以走在高原上,几十公里见不到一个人是很正常的。 那时的*常常停电。王和民刚去*时,自治区分了一套三居室给他住,他想自己是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大的房间,就把这套房让给了一个进藏几十年住房条件不好的同志。他则住在一间小屋子里,用公共厕所。拉萨经常停电,晚上冻得根本就无法入睡,想想在北京家中的暖气,感慨在*工作几十年的援藏干部是多么的不易。拉萨是这样,下面的情况则更是不容乐观了,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电。王和民去过措勤县的一个半定居点,进到一户人家,这家主人买了一辆东风卡车跑运输,挣了一些钱,家里摆满了家电,可是都用不了,因为没有电。 王和民说,拉萨缺电的情况在羊湖电站建成后,已有了很大改善。 王和民曾来到一户老百姓家里,这家人领养了一个孩子,女主人躺在墙角处,是患了肝腹水,肚子鼓得很高,没钱医治,而且那地方很偏远,没有路,平时根本就没人能走到那里。同行的人把身上带的所有的药都拿了出来给这家人。
他还去看了藏区的学校,学生们吃的住的都是那么艰苦,在内地城市人的眼中,那根本一分钟也呆不住。
王和民还感到*老百姓需要增加商品意识。比如,藏民们因为信教的缘故,他们即便养很多的牛羊都不会卖。*在这方面一直在给老百姓做工作,希望牧民们不仅自己吃,也可卖,以改善生活。2006年,当王和民再次去*时,此时的*早已成为世界各地的旅游热点,藏民们有了较强的商品意识。 王和民说,藏族的老百姓淳朴厚道,只要见到陌生人去他家,即便家境很穷,也会把家中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你吃。
在不长的时间里,王和民就走遍了*的7个地区40多个县。援藏工作结束后,他给*汇报时这样写道:*的稳定,首先要解决农牧民的生活问题。
老一代援藏干部每人都是一本书
从1950年18军进军*开始,近半个世纪以来,从*机关到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以各种方式,送去了一批又一批援藏者。如今,高原上有许多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进藏干部,有的是夫妻长年分居两地,有的是藏汉通婚留在*。他们默默无闻地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王和民接触了好多这样的援藏干部。老一批的援藏干部每人都是一本感人的书。过去的援藏干部和王和民他们不一样,王和民他们是三年一轮换,而过去很多援藏干部的后代也在*,是献了青春献子孙。老的援藏干部们都有着需要解决的困难,比如孩子到内地上学问题,年老退休之后想再回到内地,住房如何解决也是一个大问题。还有一些在*工作10多年,回到内地工作后,身体不适当调整,这个人说没就没了。总之,*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着无数个援藏干部的鲜血和汗水。
王和民谈起了自治区监察厅的一位副*。当时,王和民刚到*时,就是把三居室的房子让给他住的。这位副*也刚从日喀则地区调上来,他上世纪60年代从四川去了*,家人在四川,后来孩子也去*了。几十年来,他一个人在*,每隔两三年才回一次四川和亲人团聚。王和民能想像得到,这位副*在偏远地区工作的那个时期,生活和生存条件异常艰难,加之长年夫妻分居两地,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
有一位在*工作10年的援藏干部在日记中记述自己的心情,不禁让人动容—— “当我躺在床上蜷缩着身子又一次体验高原反应的时候,我的心飞回家里——我多想妻子能给我拿一片药,我多想儿子能给我递一杯水;我多想牵一下妻子的手,我多想去*一下儿子的头,哪怕只对他们说几句话。然而,这一切太奢侈了,这一切都是妄想。”
*的蔬菜等食物很匮乏。有一次,王和民出差到县里,食堂里有几根发黄的黄瓜,就是他们几天的蔬菜。在县里工作的援藏干部和单身的干部们几个人一起搭伙吃饭,很多*县委*下班之后就去街上买牛粪,回宿舍烧火做饭。
在王和民他们这批援藏干部之前,曾派过援藏八年的干部,那些干部们一到八年也开始想办法往回调。王和民在自治区纪委工作,有好些援藏干部请求协调调回内地,王和民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调走了两对夫妻回内地。事实上,至今仍留在*的庞大的援藏干部队伍,真正能调回内地的是少数,有的在原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的已经适应了*的生活。
*山高路难行,很多时候,危险就会悄悄降临。这也是援藏干部们所要面临的。和王和民一同进藏的一位干部就因为车祸而瘫痪。而王和民,也经历了一次危险。
那是一次从拉萨去阿里的路上,一路上,遇山翻山,遇河过河,在穿过一条湍急的河流时,王和民的这辆车突然熄火,眼见车窗外黄水已过车顶,王和民还未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只是焦急地看着司机在不停地点火,终于车着了,越上了河岸。上岸后,他坐在河边抽烟时,才想起刚才一幕有些后怕,万一点不着车,大家从车里都出不来了。
王和民说,*变化还包括修了机场和柏油路。原来从*到林芝是土路,要走一天的时间,已是柏油路。林芝建了机场,阿里也正在建。
藏民心中的亲人* 由于消息闭塞,地处偏远的*老百姓家中还挂着毛*的像,他们对毛*和*有着深厚的感情。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他们不知道,只知道遭遇天灾后,那些穿着绿军装的人会来帮他们。
王和民讲了一件事。1998年藏历新年,王和民带着司机从*去青海的格尔木,行程1000多公里。1997年9月之后,藏北地区一直下雪,造成几十年不遇的雪灾。救灾的*官兵很快赶到那里。沿途看到在冰天雪地里冻死的牛羊,路面是发亮坚硬的冰块。夜里,王和民他们到达唐古拉山下面的安多县,这里海拔4700米。他们准备到县招待所住宿,但救灾部队已住满了。不远处,县委县*的办公楼里灯火通明,干部们在商议救灾事宜。王和民在另一个招待所终于找到一间可以住的房间。有一个营长模样的军人来到他们房间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可以告诉他们。军人的脸因紫外线和寒冷而变得黑而紫,嘴唇干裂。招待所给了他们半纸箱牛粪,刚好够烧一壶水,但点了半天,牛粪因为受潮,点不着,他们把报纸和笔记本都给撕了一起烧都点不着,最后在车上弄了一点汽油才点着。那天的温度是零下20多度,很冷很冷,再一看,房顶是破的,都能见到天,冰拄子还悬挂在那里。王和民和司机穿着军大衣又盖着棉被还是缩成一团睡不着。王和民心里就想,这样艰苦的环境,那些*在这里救灾那么长时间,需要坚强的毅力才能坚持。第二天一看见那些战士,个个脸上都是干裂发紫。战士们晚上住在冰窟里,白天则是开着车拉着粮食和饲料,在空旷荒芜的高原上到处寻找受灾的牧民,往往一走就是好几天甚至是一周才能回来。 那个冰冷的夜晚,让王和民一生难忘。
而那一路翻越昆仑山,在大雪中艰难行进的感受,让王和民感到,之后青藏铁路的建成对于*的发展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援藏工作经历对人生的影响
1998年6月,王和民完成了援藏任务回到中纪委担任案件审理室主任,2006年担任中纪委驻商务部纪检组长。
*三年对王和民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对人生的影响,那样艰苦的环境都工作过了,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其次是对工作的影响。到*工作后,他学会了换位思考,即处理事情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王和民在中纪委的同事说,他回来后,就率先进行改革,如,改变审理案件的观念不能死扣条文,推动副处级干部的竞争上岗等等。
他们这批援藏干部每年都会聚一两次,每次谈的也都是*的话题,对*的感情已割舍不开。王和民说,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前两天,他还看到*自治区**张庆黎答记者问,说要解决藏区老百姓的安居工程,再过两三年,就能解决。王和民说,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就太好了,他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
他说,现*发展变化很大。不过,如果要真正去了解*,不要总去拉萨、日喀则等城市。而是要去更偏远的地方。
王和民说,*关于*的*要贯穿到基层还是要靠人,所以要用好人,用好资金。只有这样,才能让*200多万人真正体会到生活水平提高,*就会更加稳定更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