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09: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1:01
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诸方面。
①农业
1984年后,农业生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经历了一九八四至一九九二年的改沤扩午,两次承包土地调整等大的动作。特别是自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由于党**提出对农民减负,并采取多种渠道和硬措施推动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到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实行对农业的反哺*,如:对良种种植的补贴和粮补,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984年至2000年十多年来,乡*实行各村“推磨转圈”的办法搞水利兴修和农田小区治理。特别是1993年到1997年,邵岗乡引入“黄淮海规划治理”,对田、林、路、渠进行综合治理,配套整治,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针对邵岗乡东临城西湖和位居郑塔分干渠的地理位置,自1984年后,特别是撤区并乡的1992年后,邵岗乡分别在沣河村、焦桥村、罗圩村、楼湾村、潘嘴村、尧塘村、古埂村、何郢村、古井村、新楼村、松山村建了提水站和排灌站,对农田灌溉有了依靠,保证了大面积农田旱涝丰收,农民收入逐年稳步增长。
1991年,由于农业经受了特大的洪涝灾害,百年不遇,全年粮产量仅为7800吨,因灾减产损失粮食9855吨,油料370吨,棉花546吨,倒房3660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53.93元。
1992年,撤区并乡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并涌现出范圩村的大棚蔬菜和“豆腐村”的沣河村。沣河村之所以被誉为“豆腐村”,该村510户,有近百户人家磨豆腐,磨出的豆腐鲜嫩、味美,远销霍邱城关。豆渣用做喂猪,该项副业成为沣河村人致富的主要项目之一。
范圩村在邵岗集镇西头,全村460户,户户有较大规模的大棚蔬菜,有些户还生产反季节的蔬菜,该项目成为范圩村的一大特色。
②林业
自1984年来,均于每年春季,号召组织全乡干群植树造林,在农田基本建设和小区治理中,也都把林业列入规划之中,做到田、林、路、渠的综合治理。
2003年,按照上级退耕还林的要求,全乡开始有计划的退耕还林,特别是原先岗 薄岭的地方,实行了成片的退耕还林。至2004年,全乡退耕还林面积达2760亩,经林业部门验收后,按照退耕还林的有关规定,给予*性补助。至2004年底,经逐年绿化,全乡森林覆盖率达5%。
③畜牧业
邵岗乡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550公斤。特别是沿湖村队和河湾湖队,水青绿饲料多,资源十分丰富,十分有利于牧业的发展,适于牛、羊、猪、鹅、禽的饲养。
猪。从1991年起,邵岗乡开始引进长白系良种公猪做父本,与当地黑猪交配的杂交一代。逐步涌现出一批饲养50头以上的专业大户。杂交一代猪出肉率高,肉质嫩,味鲜美,市场销路好。从撤区并乡以来,年均饲养量都在2.5万头以上,户均2.5头以上,年均值2500万元以上,单猪利润为400元,年利润千万元以上。生猪生产中,涌现出王税等一批养猪百余头的养猪大户。
羊。邵岗乡有十个村靠城西湖,多湖洼地和荒岗薄岭,起伏的丘岗,适应山羊的饲养,故历年来,邵岗乡养羊均在5000只以上。二00二年,位于该村东南部的松山村,“靠山吃山”利用村内的荒山荒坡发展养羊。村与县畜牧局挂钩,畜牧局派出人员,进行技术、资金的扶持,建了部分标准化的羊舍和饲养池,进行科学饲养,建起繁养基地。建养殖小区5个,130户,养羊5000只,其中波尔良种2000多只。在松山村的带动下,沿岗岭村养羊逐年有发展,使这项周期短、见效高的项目稳定发展。二00四年,全乡养羊5500只,肉产量40吨。
家禽。是家庭副业的重要收入之一。全乡8100多户,户户喂养。进入二000年后,引进自养肉鸡,涌现出千只以上饲养大户二十余户。
二00四年,全乡饲养量42.5万只,肉产量495吨。在养殖业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养鸡专业户,沣河村养殖大户宋玉明,最多年份93年规模养鸡突破2万只;罗圩村养鸡专业户郝兵连养殖最高年份达1万余只,并帮助邻里养殖,带动了邻里致富。
④渔业
邵岗乡渔业生产,面临天时、地利、人和。全乡十八个村有十个村靠湖湾。全乡总水面454公顷,可养水面378公顷,另有湖湾外滩水面439公顷。1992年,已养水面365公顷,93年许集、枣林、关嘴、龙王四村划走后,已养水面为260公顷。
2001年,邵岗乡发展渔业,确立了“水产兴乡,水产富民”的思路,实施“培植大户,增强辐射,建设基地,提高效益”的开发路子,抓好“坎山渔场,焦桥渔场,楼湾渔场,郝家湖,沣西大塘为养鱼基地。重点发展名、特、优水产品,走好特色路”。引进特种水产墨鱼、螃蟹等品种生产。
1998年冬至1999年春,在坎山大圩建精养鱼池13个,做土方24万方;在郝家湖用机械化施工,筑起长近千米堤坝,圩内搞养殖、实行田地制宜种养分离。使坎山内外圩3000余亩,郝家湖面积1800余亩,楼湾圩面积1800余亩,计7000亩水面得到开发。沣河村养鱼大户张术元,架设了一条长一华里的低压线路,发展养殖。 邵岗乡的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84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1984、1985年至1991年,先后兴办了私人小土窑、小型加工厂、小作坊等。1992年,撤区并乡后,乡办企业兴办了皮革厂、预制厂、针织厂。村办企业也陆续办了小型窑厂、渔厂、加工厂等企业。1996年,全乡股份制企业51个、乡办企业17个村办企业114个,精米加工厂11个。随着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发展,1993年至1997年各村和个人雨后春笋般建起了小土窑、吊窑,高峰时的1994、1995年,吊窑达88座,小泥予制厂22个。1998年后,由于农村建房改造进展速度较快及其它种种原因,小土窑、吊窑接踵倒闭。1999年,乡和六安杨代荣联办了20门的轮窑厂,砖、瓦质量大大提高,受到广大群众青睐。2004年,和四川重庆龚正平处引资100余万元,新建了日产12000块砖的自动烘干轮窑厂,填补了霍邱的空白。
1999年冬至2001年春,乡办坎山渔塘引进了良种墨鱼,楼湾、沣河等村也和个私联合,办起了渔坊。全乡水产品产量逾2000吨,成为全县重点水产养殖的乡镇。
1996年后,乡号召各村发展两白(养羊和养鹅)水产和养禽,发展迅速。养羊以坎山、松山为基地,养鹅以尧塘村为龙头,掀起了养殖热。入冬,在尧塘村村部从傍晚到夜10点以前,群众自发兴起了小夜市,贸易鹅毛、羊皮皮张等。至200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134万元。
关于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导下,伴随着经济发展,私营企业发展迅猛,从小商小贩到办吊窑、土窑、小型加工的兴办。1992年后,涌现了个私渔场,养鸡(鸭)坊、养羊、养猪坊。随着经济的发展,1992年,全乡个企发展到300多个,到1999年个体工商户达683户,私营企业574户,个体从业人员4889人,税费收入56万元。
1996年,尚郢村付传兵办起了日产30吨的大型精米加工厂。1997年,王守胜的百万元柴、汽油加油站 ,2001年扶持庞献杰办木板厂;2003年,个体户董心国等人,筹50万元,兴办了液化汽厂,运输专业户范寿来,集150余万元,购大客3辆,跑江苏、无锡、南京等地。2004年,从四川龚正平处引资100余万元,和胡士明联办自动烘干型轮窑一座。 (食品站、信用社、国地税和工商)
1984年,在邵岗集头和坎山集头,分别是两个小乡,均有粮站、供销社、食品站、信用社等单位。1992年,撤区并乡后,这四个单位分别在邵岗设站(所),在坎山集头设点。税务在邵岗设所,工商仅由石店所派一人在逢集时到邵岗收一下工商税。至2004年,开始在邵岗集上设点。
食品站。是随着形势变化,市场开放于1992年后解体。解体后,原老职工发生活费。于2001年,建生猪销售管理所,负责生猪屠宰并配合畜牧部门搞好检疫。
粮站于1998年在粮改时实行责任制。负责粮食按收购价收购,到2004年底,由县粮食局改组全县粮管部门时,并入城西湖乡粮站。
供销站于1996年整个单位实行租壳卖穰,分别为各实体,使原来连年亏损的局面得以扭转。 1992年撤区并乡前,邵岗、坎山两个集头没有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和个体餐饮、理发等都在两个集头上摆摊设点经营.1992年,邵岗集头在集镇中间建一农贸市场并开发老街,实行综合治理,但农贸市场规模不大,占地仅为6000平方米,远远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2000年,个体老板邓海轩,在邵岗集西头建起了浴池一座,分别有男、女浴池,设有男八间,铺位32个;女两间,铺位10个。建起浴池后,改善和方便了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