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01:1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3
通今博古有多少婚恋故事能逃得过《氓》的故事情节。故事的开头都是甜甜蜜蜜的你侬我侬,故事的发展都是各种坎坷,当爱情融入亲情、友情,当两个人变成两个家庭,又有多少人逃得过氓的命运。自古痴情烈女多,杜十娘痴心错付李甲含恨投江,祝英台誓死寻真化蝶飞,刘兰芝为爱殒身为鸳,更有林黛玉悲喜全系一人之上,古往今来鬼神妖魔,平民百姓无不求白首同心,而真到了利益关头,阻扰面前,往往是女方更勇敢而男方多怯弱,有些情动了遍是终身,有些人爱了就成了永恒。看过很多故事,受过很多伤,希望一路走来敢爱敢恨,能像氓中的女主样勇敢离开。变质的爱情不要,再伤也要大步向前,宁可多方负你,也要去高傲的活下去,不要让自己负了自己。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4
氓这个男子,无疑是夫权的代言人,女主与他的夫妻关系实际上更像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还有女主与兄弟的矛盾,用她作为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的可悲倾向,也反映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可见,爱情、婚姻需要一种旗鼓相当,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任何一方也不该是另一方的附庸,就像舒婷在《致橡树》中所说,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颗树的样子,彼此独立,却又紧紧相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4
这是一首弃妇诗,写一个卫地女子同一个外地男子(古称由他国所来之人为“氓”)相识后,男子利用女子真挚感情,避开她的家长,一再催*女子与之早日成婚。女子陷入情网之中,答应其要求,随他远嫁。婚后女子承担着沉重的家务劳动,而男子对她暴虐相待,最后女子被弃回娘家,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叙事诗。诗的前半侧重叙事,后半侧重抒情,在抒发婚变后悲愤心情时补叙了婚后的状况。诗用第一人称手法,完全以姑娘倾诉的方式表现,抒情性更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5
当断则断,绝不可拖延,看过古装戏的人都清楚,“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传统女子惯用的表达诉求手段,而我们的女主则不同,她面对这个掀下了人皮的狼,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没有藕断丝连、没有拖泥带水,可见,女主虽然性情感性单纯,但并不缺乏自我意识,她与男子的决断,是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对男权社会的控诉,是对不公命运的抗争,是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本真个性的张扬!俗话说:“漫漫人生路,总会错几步”,错了不要紧,及时回头就是一种止损,切不可优柔寡断,一味拖延!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5
男人的话,决不能轻信,俗话说:“男人靠得住,猪都能上树”,氓这个男子在一开始很善于伪装,他"蚩蚩"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旦"地假忠诚。但俗话说: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善良单纯的女主怎敌得上商人的狡诈: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她安贫,婚后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她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了他,可依然遭到遗弃,可见,身为女人,不可太感性,太单纯,对男人永远不可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