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1:1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22
早在还没有高考的时候,爸妈就常常教育我说“考个好学校,才能找个好工作”。但是,很抱歉,差了一本几分的我,最后,被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录取了。从爸妈紧锁着的眉头,我似乎看出了他们对我未来的担忧。而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也常常道听途说了哪个以前在学校很厉害的师兄师姐,最后去了一家不怎么好的公司,那时候,我开始思考,或许爸妈的言论也是有道理的,但心里有点倔的我,根本不相信,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这样的不成文规律。
时过三年,不知是好运还是努力,我在今年九月下旬的时候,就收到了dream offer,来自广汽集团互联网板块的产品运营岗,从前景,薪资待遇,我找不到拒绝它理由,所以我在三方写上了个人信息,签了名。
虽然,我证明了一个事,不怎么好的学校,完全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如你们所知,在广州,相比除了985和211名校,还有一众一本的学校,从教育背景,我压根谈不上竞争力。那秋招中,企业到底会不会看学校?
答案是:“肯定会。”
但这也再正常不过,本身高考就是一个你与别人不同的起点,重点大学绝对加分。那你问我,二本生在求职中会不会受到歧视?
答案是:“可能会。”
这种情况,只是部分相对没有素质的招聘人员表现出来的。比如,今年一度闹得不可开交的某宁hr在宣讲会现场对于双非生的言论,再比如我一个朋友在群面时,自我介绍后,面试官轻蔑地笑了一声,略带质疑地问到“你来自xx学校啊?”
所以,二本生在秋招过程中,想去大企业,是相对苦*的,因为首先从教育背景你就已经被甩了好几条街。而心有不甘的我们,就只能比别人起步更早,做更多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一、明确职业规划,不要做秋招中的无头苍蝇。
从大一我们就开始上职业规划课,老师甚至让我们用swot对自己进行剖析,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然而,三年后,你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所以,在我身边,有着部分这样的同学,一看到一个岗位稍微和自己有点匹配,第一想法就是“投了再说”,总是抱着先试一试的心态,张开双手,一心想把互联网行业,快消行业,金融行业通通揽入怀中,而岗位更是涵盖了销售,运营,人力等等。这就是典型的对自己定位不清晰,完全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用了一大半的时间在秋招中尝试。每个方向你都略懂,而不精。再说,你真的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这样没有目的性的海投吗?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尝试吗?我认为,在秋招之前就明确自己适合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明确自己想去的行业和岗位,之后你也会朝着那个行业和岗位做出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努力。
说说我自己,我是怎么明确知道自己想去互联网相关做运营的?其实在大一大二甚至到了大三第一学期,我也迷茫着,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但是,我基本是通过实习经历的尝试,慢慢确定自己的方向和规划。我有过不少的实习经历,在中国移动做新媒体运营,浦发银行做营销助理,百胜集团做hr,唯品会做电商平台运营。这几段实习经历,给我很大的帮助在于,一方面让我对这些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另一方面帮助我确定了职业规划。新媒体运营是我擅长的,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文案功底,排版技术等各方面都不错。而银行和百胜集团hr的实习经历,纯粹是在我迷茫的时候,把这两个行业和岗位列为自己的可能性,选择去尝试,而实践后的结果告诉我――不适合。
后来,我通过对自己的分析,从核心竞争力来看,我的文案能力,活动策划能力以及我有过相关新媒体运营的经验,以及结合性格,我给自己确定的方向是互联网,岗位是产品运营。而我了解到,想从事互联网运营,没有一段互联网相关实习经历,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我最后找了一份唯品会的实习经历,弥补了我互联网实习经历的空白。这就是我认知自己的一个过程,通过实践,为自己做减法,确定规划;同时也为自己做加法,弥补不足。
二、大学的经历是你杀出重围的铠甲
经历,有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和校园经历。而这其中实习经历应该是含金量最高的。其实,除了一些有教育背景等硬性门槛的企业,在网申过程中,筛选比重占最大的还是相关经历。所以,作为普通二本生,在你教育背景拼不过别人的时候,经历就成为你杀出重围的铠甲。
就像大家上面看到的,我有过几段实习经历。他们除了帮助我找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我的求职中,为我和相应的岗位加了很多分。那我是不是把四段实习经历都写下去了?当然不是。我的目标是互联网运营,于是,我只会详写中国移动和唯品会的运营经历。我也有过项目经历,我曾在一个获得了学校的重点立项的创业团队(目前这个团队已经注册了公司),担任线上运营和活动策划一职,校园经历上,我曾运营过学院的公众号。这两方面和互联网app运营也是有较强相关性。
那很多同学就会问我:“你哪来那么多时间实习?”
其实,说得文艺哲理一点就是“做自己的时间规划师。”我们都明白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时间要合理分配和利用,珍惜时间”,但是,这其中就涉及太多客观主管因素了,比如你个人的毅力,你对自己的规划等等。那其实,我们不用做那么细化,我们完全可以明白,具体在哪一个阶段,我想做什么事。比如大一,初来乍到的我,作为一名小鲜肉,我也被校园丰富多彩的社团吸引,所以我把很多精力放在了社团,暑假参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大二的寒假,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实习;相同的,暑假开始了第二份实习;大三,在没有课的时候,我会挤出一些时间,去做第三份的实习尝试,而在大三的寒假,我决定沉淀学习,所以我报了一个半个多月的微软线下课程;而最后一份实习,则是在大三的暑假。所以,你会发现,我基本都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给自己充电,无论是实习,参加活动,或者学习也好,每个寒暑假,我都没有选择在家舒适的房间里,睡到自然醒,然后盯着电脑,玩着游戏,当然我也会腾出一些时间,去旅行。
所以,在我的大学生涯里,实习经历,项目经历,校园经历里面,我和互联网运营的匹配度是比较高的,它们在我的秋招求职路上,不仅是我的盔甲,更是锋利的武器,带领我披荆斩棘。
三、不要在秋招中说你是在尝试,积累经验。
我一直认为,秋招就好比你正式上了战场。所谓的尝试和积累面试的经验应该是在你前几年做的事,而不应该等到关键时刻,你还说,你是在积累经验。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你就要比别人花更长的时间去夺得属于你的旗帜。
所以,在秋招之前,你应该就把所有该准备的充分准备好。
1.首先,准备好看,漂亮的简历两份。
一份是我们所熟知的一页纸简历。我从大二就开始写简历,简历也经历了好几次更迭,不断修改,从1.0、2.0到3.0。从模板到描述,到挖掘数据,每一次投递,岗位要求的差别我都会做细微地修改,为的是和岗位相关性更大。然后,投递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后,我会把简历归类起来,建立自己的简历库。另一份简历可以是一份涵盖你大学所有经历的详细word文档。这一份简历的作用在于,在网申的时候,我们需要填写的信息远远比一页纸简历多得多,所以你可以直接在这份简历上,找到相关或者补充的,直接复制粘贴。
2.岗位相关知识的储备,深化自身的行业融入感。
岗位知识的储备和行业融入感,是你在应对专业面试时候的核心武器。在秋招面试环节中,通常会有专业面试,这是面试官考察你是否对这个岗位以及这个行业的一种认知和融入感。而这种知识的储备和行业融入感,不是在你接到面试通知后短短一个晚上百度可以帮你恶补的。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行业融入感。其实说白了,就是你身上是否有符合这个行业的特质,你本身是否符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比如你投了一个游戏公司的某个岗位,但是你平常根本就不怎么玩游戏,对游戏也不了解,那其实你就是没有行业融入感了。
再说回相关知识的储备。假设你想去做会计,人力等专业职能类的岗位,那么关于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一定就要复习巩固好,不要有浑水摸鱼,侥幸的心理。再说,比如想做销售的同学,通常在面试中,也会被问及很多关于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那以我自己为例,为了去互联网方向做运营,在这之前,我上网搜了一些运营相关书籍,包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金字塔原理》、《从0开始做运营》、《互联网运营之道》等,于是我也开始阅读这些课外书籍。然后整理作笔记,但我发现,我所掌握关于运营的知识是碎片化,不系统的。于是,我又花了大概400元去买了一个网课,每天下班后我会挤出一个半小时听主讲人的运营培训课程,听完所有课程后,共做了满满16页a4纸的笔记。至此,我对运营的知识算是有了一个较系统、全面的掌握,从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以及数据分析等,包括每天主讲人布置的作业,这些我用心去做的作业和方案,经过不断修改,后来成为了我面试中,带给面试官审阅的个人作品。与此同时,在很久前我也关注了和互联网相关的在知乎上以及公众号上的大号,比如姑婆那些事,36氪??等,时刻了解互联网干货和动态。
这就是在知识的储备和深化行业的融入感上我所做出的努力,当然,前面所说的都是知识上,认知上的储备,那我认为我最深化行业融入感的是,找一份相关的实习。
3.每个人都要准备自身的一份宝洁八大问。
“你认为自己的缺点是什么?“和我说说你在这段实习经历中最成功的事吗?”“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这些问题很熟悉吧,几乎不管是hr面还是专业面,多少都会提问到。但是,很多人,都不能回答好,甚至回答得很糟糕。其实,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宝洁八大问。在秋招之前,我就用了word文档把问题列出来,搜罗了以往的面试经历和各大公众号干货,整理出每个问题,回答的思路,不可以踩的雷区。这个对面试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4.秋招前,你应该有过若干次单面,和至少两次群面。
我常听到身边的同学在秋招的时候说:“怎么办,这是我第一次面试”。我还是蛮震惊的,毕竟面试考察的是你个人的综合素质,如果你是在秋招中第一次面试,那成功率又会降低很多。
我在秋招之前,有过若干次单面,有时候我在看到一些招聘信息后,我会试着投简历,然后争取一个面试锻炼的机会,去不去实习另说。因为只有在公司那种环境和专业的面试人员下,你才能体验到面试的感觉,锻炼自己和积攒经验。
而如果有群面的机会就更为难得。因为群面是在秋招中的挂掉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所以如果没有真正企业群面的机会,在线下,我非常鼓励同学自行组织模拟群面,当然有经验的师兄师姐指导更佳。
秋招之前我也仅有过两次群面的经验。一次是参加了校的比赛,也是企业的面试官来到学校,一次是去华工参加唯品会的实习生面试,虽然两次群面我都通过了,但是群面之前我都非常紧张,在前一晚几乎把所有群面的面经都看了一遍。但是,却真的学到了很多,而我也总结得出,群面那些所谓的角色以及套路都只是很小的一点帮助,只能帮助你不踩雷区,而真正想学会群面的,真的只有亲自体验感受才能获得相应方法和技巧。
以上,就是我这个普通二本生为秋招所做的努力,以及一些经验,从你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和方向之后,开始有针对性的努力,比如从理论知识的储备,实习经历的填充,到秋招该完成的准备。虽然每年,都在喊就业压力大,但是还是有不少的毕业生找到好工作,其实,只要你有规划,前三年不偷懒,在秋招中也可以快、准、狠地斩下属于自己的秋招offer。
作者:谢胖子
?碓矗杭蚴?/p>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22
我挺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普通大学的二本生毕业。学校位于偏于地区,可以说去面试的话,这间学校是不会成为加分项。不过以我目前薪资的话,已经超过了11w。下面就来分析下如何获得这种offer:
1.选城市
城市很关键,如果是四五线城市,要想拿到过万的月薪,基本很困难。因为城市的平均薪资已经*住了薪资空间。如果要想快速达到11W,就要盯着一二线城市,比如北上广深。
2.选行业
行业不同也会影响着薪资的多与少。比如同样是销售,卖房的销售就会比卖课程的销售赚得多。因为单价,提成已经不一样了。
要想有高新,行业很重要。
3.选岗位
每个岗位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是有大小之分,与之对应的是薪资也有高低之分。行政类的岗位,能拿到高薪资的概率很小,即便有也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而如果碰上了岗位处于上升期,拿高薪就很容易,比如前些年产品经理爆火,那时候担任产品经理月薪基本都是八千以上。
另外,如果岗位很稀缺,那么薪资也容易高,比如现在大数据技术类的岗位,薪资高到离谱。一个应届毕业生,可以达到30-40万年薪。
4.资历的积淀
虽然学校没有办法给你加分,但是可以从履历上进行提分。比如你曾获得XX奖项,有个XX响当当的名头等等。不过要有这些资历,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