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派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1:1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13
每个时期都有变法的代表人。中国是个封建君主*的大国,历代都有法则也就是一些规则,在社会不断进步时,那些规则会制约住先进的东西,这是一些救国途亡的积极思想者便想要冲破一些陈旧规则,于是产生了变法派和守旧派,或者是积进派和落后派的争论,例如司马光(守旧派)和和王安石(新进派)间的角逐,后来在一系列的因素下,王安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的变法失败了,但他仍然对封建势力有了极大的冲击。
北宋时期算是个很乱的朝代,连年战乱,和当时南方的一些小国共同生存,所以中原和边疆有很多个朝政。赵挺之当时应该是在朝为官的大臣,赵挺之是李清照丈夫赵明成的父亲。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虽不当政了,但新党和旧派之间的较量,并未因王安石的失势而终结。赵挺之在德州任通判时,极力推行王安石的新法为此得罪了司马光、苏轼、黄庭坚、蔡京和其他与变法不能两立的朝臣,最终#%#*了。
参考资料:我是今年文史类考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13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你说的是以王安石为首的熙宁变法
变法派的首脑是王安石 其核心成员还有吕惠卿、曾布、赵挺之等人主持的司农寺
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北宋的*家改革家。 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在变法中分十分活 跃,富有建树。 吕惠卿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并兼经筵馆阁、制置三司条例的检详文字、司农寺、国子监、军器监的主管*。还任过知谏院、知制 诰、翰林学士和宰相府具体办事的都检正,后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曾布(一○三六~一○七),中国北宋大臣。字子宣,南丰(今属江西)人,巩弟。少年时随其兄曾巩学习,登进士第,历任地方官。
熙宁二年(1069),经王安石推荐,受到宋神宗赏识,主管新法的推行工作,与吕惠卿共同制订免役、保甲等法,卓有成效,升任三司使。熙宁七年,守旧派以皇太后及诸王为首,掀起反变法*,宋神宗动摇。曾布为迎合宋神宗,捏造理由打击主管市易法的吕嘉问等人,引起新法派内部的*,遂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经宰相章敦引荐,任同知枢密院事,力赞章敦“绍述”之说,与章敦一起主持对西夏的开边活动。但在开边、恢复新法和打击元佑党人的活动中,他常与章敦、蔡卞等人持有异议,还阻挠吕惠卿回朝任职。在立宋徽宗时,曾布附和向太后,排斥章敦,升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后因引用亲戚,为蔡京所攻击。罢相后,屡遭贬责,大观元年卒於润州,年七十二。谥文肃.
〔宋〕赵挺之(1040-1107) 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佑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四年,坐不论蔡确,出通判徐州,移知楚州。入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徽宗即位,为礼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排击元佑诸臣不遗余力。崇宁元年,由吏部尚书拜右丞,进左丞、中书门下侍郎。五年,进拜尚书右仆射(《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既相,与蔡京争权,屡陈蔡京奸恶。大观元年,蔡京再相,赵挺之罢相,授佑神观使(同上书卷一二)。未几,卒,年六十八,赠司徒,谥曰清宪。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14
是清末的戊戌变法?那变法派就是指康有为等提倡、支持改变法制的那一帮人吧
那...第三个的答案不错的哦..人家是考生,不会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14
指的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