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3:5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08
为什么胡宗宪会被美化呢?一方面是因为《大明王朝1566》拍摄时间是2006年,而胡宗宪是安徽绩溪人。他们家族出了一个能光宗耀祖的后人。
另一方面则是胡宗宪在历史上的确是有着非常大的功劳,这一点是无可争议。他成功的平定了东南的倭寇,利国利民。结果胡宗宪陷入党争,最后他结局比较悲惨,这一点的确值得同情。
《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为了大明的朝局,违背了恩师严嵩的旨意,派兵消灭了倭寇,最后归隐田园。真实的历史与之不同,严嵩倒台,严世蕃被逮捕以后,陆凤仪*胡宗宪“贪污军饷、依附严党”等十大罪名。胡宗宪被解除一切职务,然后被押送进京。不过嘉靖考虑到胡宗宪抗倭的功劳,于是就放过了他。
但是徐阶这些是人不会纵虎归山的。在查抄罗龙文家的时候,他们又发现胡宗宪的小辫子,再一次将胡宗宪下狱。胡宗宪在辩解无效之后,只能在监狱中自杀,并留下了绝命诗,“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一直等到了万历皇帝继位的时候,胡宗宪才被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历史上胡宗宪的结局其实印证了《大明王朝1566》中的胡宗宪的台词:
“朝野都知道,我是严阁老提携的人。”
“千秋万代以后,史书上我胡宗宪还会是严阁老的人。”
历史上的胡宗宪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并且长得也非常帅。史书上是这么说的,“生而英颖,状貌魁岸,聪慧绝伦”。胡宗宪27岁的时候中了进士,那一年全国一共有320人考中,可想而知其含金量多高。
胡宗宪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那个时候一个读书人只要中了进士,绝对是前途无量的。因为大明朝当时规矩便是高级官僚全部来自进士,换句话来说进士只要不犯什么错误,正常情况下是不用担心什么的。
他在益都做知县的时候,为了让那些豪强地主纳粮,采取“严信赏罚,以宽济严”的措施,征收税粮超额完成,甚至他还为下一任的*备好了余粮。
之后他去余姚担任知县、后来他成为了御史、巡按宣府、大同。据说他当初在大同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同左卫军哗变,胡宗宪单骑前去将此事平息。可知,他气魄非常人所能比。十几年后,他便成了浙江巡按、巡抚、抗倭总督、兵部尚书。
他在历史上最大的功劳便是抗倭。我们知道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祸害东南,老百姓饱受其苦。针对这种局面,正如他自己说“贼一日不除,则臣一日不离军营;海上一日不靖,则臣一日不敢离海上”。
他领导抗倭战争七、八年,参加了大小数十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难能可贵的便是胡宗宪身为总督,能够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
现在提起明朝抗倭,很多人都记得戚继光、俞大猷。但是很少人知道戚继光和俞大猷是胡宗宪的手下的将领,当时在胡宗宪手下的将领,还有谭纶、唐顺之、张四维、刘显等人。整个抗倭的方针也是全部由胡宗宪制定的。东南沿海的倭患,可以说正是靠着胡宗宪才能够成功平定。
不过古代立场往往决定观点,严嵩是奸臣,所以他手底下怎么能有一个为国家做过大贡献的人呢?更何况胡宗宪这个人还巴结过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甚至为了讨嘉靖皇帝欢心,把俘虏押送到北京城。
当初胡宗宪是张经、李天宠的同僚,张、李二人看不上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而胡宗宪却主动的依附赵文华。通过张文华,胡宗宪成功了结交了严嵩。当时,胡宗宪每年都要送给严嵩张文华无数的奇珍异宝和年轻貌美的女子。这就是使得赵文华严嵩把胡宗宪当成了自己人。由于赵文华的举荐,胡宗宪才能够当上总督。
当时的胡宗宪,甚至还特意养了向田汝成、徐文长这样的饱学之士,专门替他写青词,以及为皇帝报祥瑞。
不过胡宗宪那个时候也有自己难处。无论他仗打得多好,立下了多大的功劳,如果不巴结严嵩等人,不讨好皇帝,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撤掉。《大明王朝1566》中把胡宗宪的这段历史给略掉了,只突出了他的功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09
因为这是作者故意这样安排的,为的是突出这部电视剧的经典之处,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这部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