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2: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58
宁都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题材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很少袍带戏、武打戏。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真,载歌载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旦角以碎步、云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门入廷、生产劳动等。20世纪50年代吸收了武打技巧。
宁都采茶戏传统装束很有特色。花旦头戴珠子、绉纱或满额,满额上镶八宝牡丹、角花,戴耳环,脑后梳船子髻;彩旦脑后梳擂槌髻、耳上吊红辣椒、朿简便满额;小生戴小生帽;老生戴毡帽或方形员外帽;小丑戴罗帽。
化装:生、旦素脸;彩旦脸上绘一蜘蛛,小丑在鼻子上画白色蝙蝠或蜻蜓,花脸仿祁剧、京剧脸谱。
服饰:旦角穿短装或普通的妇女便服,系围裙。生角穿蓝色或青色褶子。小丑着短装,系水裙。
宁都采茶戏的曲牌共有100多个。三角班时的小戏每剧一至二调,男女同曲异腔,并以戏名为调名。
半班以后,由于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人们便以原来曲调为基础,发展了多种板式,如倒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其中以诉板最为特色。
近年来改编创作了一些新曲调,或把几个曲调连缀起来用,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的伴奏乐器有:勾筒、竹笛、唢呐和尺板、班鼓、梆子、小鼓、大锣、苏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等。
演唱时使用两把勾筒,定为正反弦,突出正弦,作为主奏乐器。笛子、唢呐一般用于过场或间奏中。在过门和唱腔里有时也用唢呐伴奏,如《接姐姐》、《补缸》等。又在“川调”、“神调”、“王氏劝夫”等曲调中,也用唢呐吹奏“起板头子”,气氛更加热烈。
打击乐用于角色的上下场,或配合身段动作,或在道白中加强语气,有的唱腔和过门中夹进锣鼓,特色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