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2: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36
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步向好,新能源市场也开始出现变局。日前,工信部在其官网官方公布了修改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官宣的《准入规定》与此前的规定相比,在准入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时间、过渡期临时条款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其中关于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能源准入门槛出现下调趋势。
造车是场氪金游戏
当汽车市场迎来红利时代的时候,伴随着新能源的补贴*,一批批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披上革新时代的外衣,各种新鲜概念层出不穷,但囿于新能源汽车的“双资质”*,不少造车新势力并未真正迎来新生。
虽然以现在的角度看,造车新势力多少带点不靠谱的属性,但是当年造车新势力横空出世的时候,那几乎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仅仅蔚来、威马、小鹏、拜腾、奇点等较为知名的造车新势力,其融资规模就早早超过千亿元,可见彼时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的热度。
然而,热度炒了几年,真正做出东西的却没几家,让造车新势力沦为互联网造车的原因,一部分是自身没有技术实力,另一部分则是卡在了生产资质这一关。
事实上,没有技术实力的那部分车企被淘汰是理所当然,因此为了活下来,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便开始了寻找生产资质的拉力赛;众所周知,生产资质的获得无非就是靠拢标准、自建工厂或者找到其他拥有生产资质的车企进行代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走哪条路都有一个前提:钱得到位。
收购生产资质,自建工厂,从收购、自建这两个动词,就足以说明了这是一场氪金游戏,然而在收购资质、建立工厂的过程中,却无形地放弃了抢占市场的先机。撇开上市后新车的质量不谈,进入一个已经初具规模的市场,如愿开拓市场的可能性又剩多少?投入大、回报未知,一步一步都带拿钱砸,又从哪里获得一批又一批的资金?难度完全可以想象。
另一边的代工模式下情况也并不乐观,以代表车企蔚来为例,由于节省了大部分收购生产资质的费用,蔚来率先推出了ES6和ES8两款量产车型,尽管抢占了市场先机,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也直接导致了造车新势力失宠于资本市场;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蔚来的融资来源只能更多地依靠“输血”,可面对逐渐趋于理性的市场,蔚来陷入了资本黑洞。
尽管现在看来,蔚来的状况还算不错,但在此之前经历过无数次危机,还是让现在的蔚来透着诸多不确定性。
造车“烧钱”,这几乎是市场默认的事实,当然,“烧钱”的原因有成本控制方面的因素,然而来自生产资质上的开销同样不容忽视,但此次市场准入的下调,真的算是个利好消息吗?
放宽*,是福是祸?
最近几年“汽车梦”更像是一种潮流,除了造车新势力井喷般的出现,还有恒大、格力等跨界巨头投身汽车行业,越来越多的人高喊着“汽车梦”开始进军市场。
或许对生产资质的要求并不能*财大气粗的跨界巨头,但是却足以阻碍大多数想进入行业的普通企业的脚步;从*本身传递的逻辑看,放宽准入门槛将会是刺激市场活力的强心剂,更多企业因此受益,从而开启新一轮的市场风潮。
为了重新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会催生更有生命力的市场环境,一切听起来欣欣向荣,但这似乎只是*导向下的理想状态,尽管*的初衷是好的,然而放宽门槛的同时又会不会让原本的“PPT造车”死灰复燃?
不可否认,此前*约束下的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了不达标企业,如果降低门槛,那么淘汰机制将全部转向市场,由市场决定哪些企业可以活下来,如此行业内将会形成更为严苛的市场环境,从这个维度上看,门槛下移的确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尽管市场会自动形成优胜劣汰,但浑水摸鱼的多了,市场的又会形成怎样的风气?这样的风气又会不会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的不信任?
问题的答案在2005年的手机市场或许能找到。彼时,手机市场准入条件放宽,越来越多的黑手机横空出世,由于价格低廉,充斥整个手机市场;但黑手机终归逃不过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消费者越来越不信任市面上的产品,这直接给了苹果抢占市场的机会,而这样的局面,直到近几年才慢慢有所缓解。
或许手机行业、汽车行业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但当“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消费者不再信任市场的时候,这样的市场又该如何盈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