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22:4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4
出处:《千字文》
创作年代:南北朝
作者:周兴嗣
释义:天空是青黑色的,大地是*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荒芜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尽的天空中。
原文: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翻译:天空是青黑色的,大地是*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荒芜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尽的天空中。
寒冷的冬天过去后,炎热的酷暑又出现,秋天收获粮食冬天把粮食收藏起来。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千字文的传奇之处
一是历史地位奇高。千字文是中国古代蒙学三篇之一。何为蒙学?就是中国古代少年儿童的启蒙读物,它是我们的祖先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熟读会背的教科书。
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篇当中,唯独只有千字文有确切的成文年代和文章作者,并且是最早流传于世的。
二是命题作文奇事。《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就是说,是梁武帝萧衍下圣旨命令周兴嗣,用一千个书圣王羲之的集字写成的诗歌。
圣旨是最高的权威,写不好可是要杀头的。周兴嗣顶住压力,居然在一夜之间,就把千字文写出来了。而且也有《太平广记》等史*载,周兴嗣写千字文,一夜白头,非常神奇,匪夷所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4
出自《千字文》意思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原文选段: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译文:
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扩展资料: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参考资料:千字文——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5
出自《千字文》。意思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太阳正了
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扩展资料:
"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对仗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
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
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西汉的扬雄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
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
参考资料:天地玄黄——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6
是我国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里开头的几句。
注释:
玄黄,指天地的颜色。玄:玄青,深黑色,指天的颜色。相应的,“黄”是指地的颜色。
宇宙:宇,指无限的空间。宙,指无限的时间。《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天谓之宙,
上下四方谓之宇。在这里,宇宙偏重指空间。
洪荒:无边无际、混沌蒙昧的状态,这里指宽阔辽远。洪,洪大、辽阔。荒,空洞、荒芜。
盈昃(zè):盈,月光*。昃(zè),太阳偏西。
辰:日、月、星的统称。
宿(xiù):中国天文学家把天空中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做“宿”,分东南西北共计28宿。
列张:排列,散布。
译文: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的,广阔的宇宙一片混沌蒙昧,无边无际。太阳升了又落,月亮圆了又缺,星辰遍布在无边的太空之中。
简评:
《千字文》开篇以不凡气势、洪阔的视野,仰观浩渺天空,俯视广袤大地,纵览古今岁月沧桑,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扩展资料: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原作1000字全部是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挑选而出。
作者简介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县)。世居江南姑熟(今安徽当涂) 。南朝大臣,史学家。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千字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0:46
出自《千字文》。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原作1000字全部是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挑选而出。
作者简介
周兴嗣(469-537),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县)。世居江南姑熟(今安徽当涂) 。南朝大臣,史学家。
博学,善于属文。梁武帝继位,拜安成王国侍郎。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每奏辄称善,官终给事中。参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著有文集十卷,《千字文》传诵千古。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卒。《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也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
参考资料:千字文-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