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文科导学案编写优质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7 14: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02:16
文科教研组导学案编写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编写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第二、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第三、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第四、层次性原则:以本为本,适度拓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达标检测、反馈之检测);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编写过程
“导学案”是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有机结合,形成一种优化学与教过程的方案。设计“导学案”进行教学,目的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使学生从“学会”逐渐发展到“会学”;把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上合作探究相结合、学生提问质疑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基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等等;实现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领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转变;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始终把“有效”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 “导学案”需要提前编写,在授课之前下发,以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感知学习目标。在编写时,“导学案”必须包括如下内容:课题、课型、课时等,编写步骤分为:
【学习目标】它是整篇导学案的灵魂,其他环节均为它服务。它的设计应包含三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具体。
【学习重点和难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依据考纲、课标等等确定重点。
【学习过程】 分为“预习指导与检测”、“课堂互动与实践运用”、“ 当堂检测及知识点评”三大板块,这一步是导学案实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主地。这一步是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仅知道预习,还要知道预习什么,更要获得“怎样预习”的技能,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1)预习指导与检测
本板块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列出预习指导,让学生根据预习指导去预习。精心设计预习指导。一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特点;二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三要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要难度适当。只有好的预习指导和检测,才能收到好的预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示”及课文内容,设计合理的、形式多样的预习题。预习题起引路作用,学生可以围绕着设计好的预习导学环节来展开预习。
(2)课堂互动与实践运用
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A、自读文本,理解内容;B、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C、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D、师分题,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E、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F、穿插巩固;G、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3)当堂检测及知识点评
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求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知识点评使学生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要点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了解每一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反思】课堂教学反思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我的收
获 、学习本节后,我掌握的重难点、我的易错点、我需要提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