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7:2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23
二战中后期,美国参战,全国动员,迅速介入欧洲,空中打击重中之重,美空军中有一支纯黑人组成的飞行中队。没有意外,尽管是战争期间,种族歧视还是存在。一种象征意义的意味。表示美国*向世人宣称,美国不存在种族歧视。
而实际上黑人只是作了打酱油的存在,重大军事行动根本不会考虑到黑人士兵,他们只充当巡逻的行动。这种歧视是根深蒂固的,白人信誓旦旦"黑鬼胆小如鼠,只会当逃兵".
这群黑人也是热血青年,有着青春的追求,不甘于平庸。他们憧憬着与德国飞机交战,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但他们却*在整天中训练,(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攻击列车中消费时光,等待战争的结束。然而机遇不会让这帮年轻人虚度光阴,绝对会青睐他们日常的准备,终于白人飞行员的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五角大楼突然想到了这闲赋多时,吃闲饭的黑人。
于是顺理成章他们临危受命,走向战场,冲锋陷阵,(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以一方青春热血报效祖国,他们在空中所向披靡,用螺旋桨飞机与德军最新式的喷气飞机作战。伤亡牺牲无法避免,战机空中博杀,空战场面极其宏大,规模排山倒海,富有战争美感。在这里就不剧透了,红色机尾是典型的美国商业电影,塑造美国的个人英雄,宣扬美国的价值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24
影片的故事发展就是一篇流水账,一水儿的记忆犹新,一个空战开场引发主角儿们的出现,接下来就是飞行员的故事交叉着三段空战,该英勇就义的就义,该晋升的晋升,该灵魂升华的升华,最后获得团队褒奖,字幕出现,揭露普及历史知识的主旨思想,完美收官。
好在有好莱坞多年的历练,几个角色还在性格特征上略作了刻画,否则大家都是黑兄弟,谁知谁是谁。鲁莽而飞行娴熟的、酒醉而统辖小队的、调侃而心无旁骛的他们几个好兄弟来来回回也算推进了剧情,只不过这些特点显然在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我们眼中都是小儿科,既没有挖掘人物心理变化,也没有建立完备的人物形象,难怪最后通篇下来除了几位黑人兄弟的碎嘴子之外,还能记得什么,更别说还硬生生地给黑人兄弟加进来一段异国恋,意大利姑娘真心好糊弄,不知道是不是被“解放”冲昏了头脑,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就被黑兄弟的傻笑搞定了,反正不知道是不是睡了美妞的原因,最后海导大笔一挥就让哥们就义去了。
当然,在这里还不得不提一下小古巴古丁。古童鞋显然不适合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角色,通篇的他言简意赅,叼着烟斗,歪着军帽,时刻展示着美军军装。如果这是任何一个白人或黑人上了一定年纪,有了一定阅历的家伙,比如《珍珠港》中的Doolittle,这我还能接受,但《红机》里面配上古童鞋年轻貌美的面庞,就陡然萌生出各种装B感,何必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24
反过来证明了美国的虚伪。这样的歧视是在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短时间消除。好莱坞将其搬上银幕,来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应该来说是成功的。
将机尾涂装成红色,来源于一战德国空战英雄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的绰号叫“红男爵"。红色机尾中队就是要以他为效仿目标,奋勇杀敌。无论如何,他们的战绩极大的鼓舞了美军士气,任务的超额完成他们赢得白人飞行员的友谊,令他们被刮目相看,也激发了黑人参军热情。反映美国内战的《光荣战役》也有类似的剧情。
本片值得一看,在战争电影中是美国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