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状态pac模式是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8: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1:13
PAC,是柏恩(Berne, E.)沟通分析理论架构中的主要概念之一。依照柏恩(Berne,1964)在他的专著《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所提的沟通分析概念,系指个体与他人沟通时,或个体面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就是个体本身已有属于自己的一套PAC信念与行为,与他人沟通,即是所谓的自我状态(ego state)。
柏恩(Berne,1964)认为:每个人自我状态有三种,即P:就是父母(Parent)的字头-父母亲特性的自我,简记字母大写“P”。A:就是*(Alt)的字头-*特性的自我,简记字母大写“A”。及C:就是儿童(Child)的字头-孩子特性的自我,简记字母大写“C”。柏恩认为:在个体健全与成熟的人格中,这三个自我的状态各有其独特的价值,且应是三者衔接而不重迭;亦是人格中脚本的起源,终其一生用来增强脚本的心理游戏(樊雪梅、樊雪春,1999)。
以下研究者就从伯恩(Berne,1964)之PAC等自我状态的特质,列述之:
(一)父母亲特性的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
父母亲特性的自我状态“P”,就是个体在孩提时代-从出生到五岁前,父母将自身体验、人生态度、是非善恶行为标准,塑造于子女,强加诸于子女身上,并存在于子女脑海中的记录器,在其脑海中转动,播出父母所留下之不容置疑的信息与规范。换言之,一个人具有父母亲特性“P”言行态度表现的特征,主要是个体在早年时,受其父母对其教养指导、照顾并解决其需求等的影响,而以之来与人互动。它通常就是自己父母行为的翻版,由继承、模仿或认同父母行为而来,做得像个体父母一样角色的表现,且会以个体之父母加诸于自己身上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进一步言之,当一个人处于父母亲亲特性“P”的自我状态时,在对待别人时,通常会受自己父母的制约,出现如“会指导”、“照顾”、“解决自己及别人的需求”,“会为自己及他人做许多有益处的事”的特性和姿态来。
另外,父母亲特性的自我状态“P”依其功能,再分为二类型:
1.抚育性的父母(Nurturing Parent ego state,简称NP)
存有权威判断、优越、增强确定、关爱体谅、同情照顾他人。当然,也有表现出不合理的溺爱,我们就称之为溺爱的父母。
2.批评性的父母(Critical Parent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