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般若波罗蜜多 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8:4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0:05
经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个字,可分四个段落,1、般若,2、波罗蜜多,3、心,4、经。般若是梵语,古印度的言语,翻成中国话,意思是智慧。在翻经规则方面有*翻:一为秘密,如咒语,皆音译。二为含多义,在中国找不到适当的词汇,如婆伽梵,此名相含多义。三为中国无,如阎浮提,树名,中国无此树。四为顺古,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五为尊重,如般若。通常说般若有三种,一为实相般若,真空之体,即真实的相状。第二为观照般若,乃实相之用。第三为文字般若,诠释言教,整个佛经皆属文字般若。般若的别名很多,如真性、实相、首楞严、中道、毕竟空等等。佛说出如此众多名字指一件事,目的是不让我们执著名相,叫我们体会真实的意趣。大智度论上有一首偈:‘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名字。’此偈非常重要,说明佛为众生说经,建立许多名相术语的因由。通常般若翻作智慧,智是照见,知俗谛,慧是拣别,照真谛。换言之,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鉴别的作用。通达有为之事相为智,通达无为之空理为慧。总之,照了一切法不可得,通达一切法确实无有障碍,乃真智慧。
波罗蜜多、波罗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到。合之即彼岸到,若依中国的文法应为到彼岸。其意义如中国人的成语‘到家了’很接近。如画画功夫纯热,说他的功夫到家了,也就是究竟*之义。般若波罗蜜多即‘究竟*之智慧’,与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有差别。梵文之到彼岸,古人注解中说,把生死比作此岸,把涅盘比作彼岸,有般若*的智慧才能离开生死,证得大涅盘的彼岸。佛在经论中常提到,凡夫修行成佛须经三大阿僧只劫,其时间用劫算而非用年算。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来都曾经闻法修行,才能有今天的善根福德因缘,闻到世尊所说究竟*的*。我们既有过去生中无量劫修行,何以还未成佛?应知佛说三大阿僧只劫是由小乘初果须陀洹算起。过去生中虽有修行而未证初果,其修行时间都不能算,修到初果才算不退。从此再经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历一个阿僧只劫,此时道力微,被烦恼伏,名远波罗蜜。由初地至七地,历第二个阿僧只劫,道力增长,有能力伏烦恼,名近波罗蜜。由八地至十地历第三个阿僧只劫,道力盛,禅定智慧能力增强,尽伏烦恼,名大波罗蜜。在四教中属于别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0:05
‘般若’就是‘智慧’此智慧众生本心就具有 能产生一切法
‘波罗蜜多’此云 到彼岸 到超脱生死的彼岸这个需要修行 比如受持‘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好比是到达‘彼岸’的船只
梵语波罗蜜 此云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为此岸 离境无生灭 如水常流通 即名为彼岸
有生有死的境界 谓之此岸
超脱生死的境界 谓之彼岸 是涅磐的彼岸
佛说彼岸 无生无死 无苦无悲 无欲无求 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极乐世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0:06
坛经: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当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
个人理解:般若波罗蜜多是无生法,就是证法身(无生)后心之行.
一楼的朋友说的是:心源.在心经的前部分所讲都是这个心源.
心经的中间就是讲:般若行.依般若心,行般若行,直至成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0:06
般若,象(等同于)...一般。
波罗蜜多,智慧。
这句话的意思是:与智慧一般(等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0:07
般若(读音bo re)波罗蜜多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密多是到彼岸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靠大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