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2-26 19: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19:08
紫砂圈内16个常见紫砂术语:
1.光壶:光壶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圆器造型讲究“圆、稳、匀、正”,并要求“柔中寓刚”;方器要求“方中寓圆”,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
2.花货:花壶以仿生为主,表现自然界动、植物及生活中的形态,别具情趣。塑器造型一般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
3.筋囊壶:筋囊壶是通过线与线的交织与结合,给人予美感。基本要求是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线条纹理清晰。
4.茶山: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茶壶长期使用,吸附在壶内的茶迹,人们通常称之为茶山。不建议留下茶山,每次喝完茶,一定要把壶清洗干净。有关研究人员提出,茶具内壁长出的一层茶山,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它们在饮茶时带入身体,与食物质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化合,生成难溶的沉淀,阻碍营养的吸收。同时,这些氧化物进入身体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尤其是砷、镉可致癌,引起胎儿畸形,危害健康,甚至引起人体过早衰老。
5.紫砂原矿:紫砂即原矿,破碎摧毁成泥,平常见到的紫砂壶所用原料都是紫砂矿石加工出来的,俗称“练泥”。
6.风化:开采的矿料经过露天堆放,接受自然界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崩裂瓦解,使原来密实的块状变化成松散的颗粒,质地由坚硬的石质结构演变为酥软的土质结构,这个过程称为“风化”。
7.包奖:“包浆”其实就是指 “光泽”,专指古物表面的一层光泽。紫砂壶的包浆是在经历很长时间后才能养出来的自然光泽,这种光泽含蓄温润毫不张扬,区别崭新紫砂壶发出的“贼光”。
8.灌浆:灌浆是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将含有石蜡的泥浆加热注入石膏模中,冷却后将石膏模脱开,便可得到壶坯,经镶嘴、把,并脱蜡后烧制成壶。灌浆所需紫砂颗粒至少要在200目左右,还掺有较多的玻璃水,会使紫砂壶失去了应有的透气性。灌浆工艺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的生产且成本较低,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个。
9.全手工:全手工制壶工艺大概过程:①打泥片;②围身筒;③打身筒;④搓壶嘴、钮、把;⑤装壶嘴、钮、把;⑥制壶盖;⑦开壶口;⑧修光、精加工;⑨落印款。由于全手工制壶要求制作者不仅要掌握泥胚成型技巧,还必须利用紫砂材质特性,充分在作品中营造出艺术氛围。所以全手工壶不仅可作为茶具使用及工艺品欣赏,还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10..半手工:半手工壶,一般来说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有的是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也有的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半手工”也可以是通过手工制作,在最后用范型模具为作品整形,完成最后的校准工作等。在整个制壶过程中运用范型工具超过不多也可称“半手工”,
11.目数:通常来说是指的泥料的粗细。目数越大,泥料也就越细。反之,泥料的颗粒感就会很强烈。
12.紫砂泥料的陈腐:泥料的陈腐亦称陈化,古名养土,又俗称困料、困泥和储泥,是紫砂矿泥加工工序之一。一般,开采后的紫砂矿泥需要经翻晒、粉碎、风化、研磨、过筛、和水拌匀,制成约宽六寸、长一尺的湿泥块,然后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荫暗潮湿处(地窖),需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贮存起来,以改善泥料的性能。 湿泥经慢慢陈腐后才能成为“腐泥”。其水份得到均匀分布,以利坯料氧化,有机物质可得到充分分解 (腐烂)。泥料 陈腐时间愈长,所制陶器质量愈好。经陈腐之矿泥有两个特性:① 可提高、增强可塑性;② 可减少成型和干燥时开裂。
13.太阳线:在紫砂壶内的底部,表面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泥痕,称之为“太阳线”。
14.推墙刮底: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壶内壁出现凹凸不平时,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这就是“推墙刮底”。
15.明针:"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艺极其重要的特殊的加工手法。明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茶壶生胚制作完成时,将生胚表面,作精加工的修胚(修整,刮平...)等动作。明针的另一极重要的功用就是将泥料,成型,烧成三者结合,产生宜兴紫砂最特殊的工艺表现能使壶体表面,虽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但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却不渗漏的特点。
16.绞泥:绞泥这种工艺方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预先掺有不同色料的坯泥,按一定顺序相间糅合在一起,然后打泥片成型,使胎烧成后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间的纹理装饰。紫砂绞泥的特点,是利用泥料的不同色彩有秩序或无秩序地叠放一起,绞出意想不到的肌理。此种装饰可体现出紫砂泥料的纯朴与自然,色泽艳丽,变化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