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22: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43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孙承宗因*下野,高第接替孙承宗的职位之后,就改变了孙承宗的部署,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固守山海关。
高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主流的说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贤的授意,目的是让大明帝国的北疆危机四伏。
这就是标准的吹牛不打草稿,从魏忠贤的利益出发,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再者,我前几天专门写过高第,崇祯朝连续查了三波阉党,高第都没有上榜,说高第受魏忠贤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这种说法应该换成问题:高第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有没有魏忠贤的影响在内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当初,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时候,就因为和官僚集团不对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发生。
高第经略辽东是在天启五年,东林党已经全面失势,大明帝国的新任执政官是魏忠贤。新官上任,魏忠贤肯定希望能找机会捞点政绩,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响辽东。
魏忠贤试图影响辽东,高第敢拒绝吗?应该是不敢的。因为此时的魏忠贤正当红,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贤作对,很可能就被魏忠贤栽个什么罪名,直接送进监牢陪伴东林党诸人。
这是有先例的,大学士韩爌不是东林党,却也受到牵连致仕。
但客观地说,无论是魏忠贤还是高第,都不可能拿辽东的命运开玩笑。改变策略全面固守山海关,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调整,没有任何主观上的恶意。
对于高第固守山海关的做法,还有一种主流说法是:这证明高第胆小如鼠,所以不敢在关外驻扎,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没有受到魏忠贤影响,都必须承认一点:敢于改变的高第,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变,那么局势一旦有变,高第还能推卸到一部分责任,毕竟这是孙承宗遗留下来的*。高第完全可以推说自己还在熟悉环境,出事应该找孙承宗。
可高第走马上任以后立刻做出改变,如果局势一旦有变,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帮他分罪。大家说起辽东局势,都会说是因为高第瞎折腾,才会变成这个样子。
换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认一点:他不想当咸鱼,而是希望能够在辽东有所作为。
从表面上看,全面收缩兵力防守,是高第胆怯的表现。可实际上,全面收缩兵力防守,并不一定比在关外驻扎更安全。
相比于进攻,防守一定是相对消极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这一点,大肆攻击高第,我估计高第不死也要脱层皮。可实际情况是:高第初期在辽东的所作所为,并未受到朝廷的苛责。
从史料来看,当时应该守山海关还是守宁锦,其实一直存在争议。换言之,这两种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倾向于支持高第的选择,固守山海关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宁锦防线变成一个缓冲区。
宁锦防线约有四百里长,如果以这个地区作为缓冲区,山海关守军就能够获得足够的预警时间,满清突袭山海关的难度就会增大。
想当初,熊廷弼一路后退,用坚壁清野的方式应对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觉得四百里无补给实在危险,于是选择了撤军。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在宁锦一线布防呢?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宁锦一线溃败,山海关很容易会受到影响。
想当初熊廷弼等人撤军时,山海关外也是纷乱不休,过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复士气,这还是熊廷弼主动撤退的结果。
如果明军被后金军打败,并在撤退途中被后金军尾随,他们能否安全顺利地进入山海关都是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第的应对并无太大问题。
但高第的战略构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顽强抵制,这部分人在孙承宗主政时期,一直积极支持构建宁锦防线,以袁崇焕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战略构思得到落实,那就意味着袁崇焕等人过去的工作被全盘否定。面对这种无情的事实,袁崇焕等人有抵触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焕等人的抵触情绪完全可以拿到台面上来说:你高第刚上任没几天,一仗还没打,就打算放弃大约四百里的国土,这是一种何其窝囊的行为?
这种话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为重,对袁崇焕等人进行安抚之外,还能怎么样呢?
在高第上任五个月之后,宁远大捷出现了。但在宁远大捷的相关记载中,谈及了十多万石粮食的事情。
乃撤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入关,委弃米粟十余万。——《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乍一看,这段内容凸显出高第撤退时的匆忙,十多万石粮食说弃就弃。可仔细一想,会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
高第全面收缩兵力固守山海关,是在他上任之后不久的事,而宁远大捷是在高第上任五个月之后的事。
高第总不可能花五个月时间来撤军吧?他又不是乌龟。所以在高第撤军时,肯定是有条不紊的,又怎么可能因慌乱而遗弃十多万石粮食呢?
就算高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撤军行动,他总可以烧掉这批粮食吧,因为十多万石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留在锦州一带,万一资敌了怎么办?
可正因为十多万石粮食不是小数目,所以史书应该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瞎编。那么问题来了,这十多万石粮食是怎么留下的呢?
在我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焕等人横加阻挠,导致撤军行动受阻。对此,史书有这样的记载:
督屯通判金启倧上书崇焕曰:锦、右、大凌三城皆前锋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复播迁,已得之封疆再沦没,关内外堪几次退守耶!崇焕亦力争不可,言:兵法有进无退。三城已复,安可轻撤?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高第指挥明军从锦州、右屯和大凌河三城撤退时,袁崇焕等人激烈反对。在反复拉扯的过程中,相关后勤人员根本无法从容运走物资。当后金大军突然杀到时,明军只能匆忙撤退,无法带走和烧毁这部分粮食。
奴贼希觊右屯粮食,约于正月十五前后渡河。——《熹宗悊皇帝实录》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诸王统大军征大明。十六日次于东昌堡,十七日渡辽河。——《清太祖实录》
这条史料也写得很清楚,高第的情报工作过关,接到后金军队即将杀来的时候,高第本有十多天的时间准备撤退工作。
但由于袁崇焕等人的阻挠,使得撤退工作被拖延,最终的结果就是十多万石粮食被后金抢走。
神奇的是:史书忠实地记录了事件的始末缘由,在下结论的时候,却把责任归咎于高第。
高第镇关门,大反承宗政务,折辱诸将,诸将咸解体,遇麒若偏裨,麒至,见侮其卒。至是,坐失援,第、麒并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赵率教代麒。——《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我们假设,如果高第不收缩兵力固守山海关。除了锦州和宁远两座孤城以外,其它城池能保住吗?肯定是保不住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下宁锦之战就可以知道。
我们假设,如果袁崇焕不阻挠高第收缩兵力固守山海关。那么宁锦的物资和人口能全撤回来吗?肯定可以,因为时间充裕。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袁崇焕等人严格执行高第的战略,大明帝国所有的损失无非是丢掉锦州和宁远两座空城,却可以把那十多万石粮食撤走,或许还有未被史*录的相关辎重。
所谓明军固守山海关,后金就会长驱直入的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如果后金有本事越过四百里缓冲区直取山海关,那么区区一座宁远孤城,又有什么坚守的意义呢?因为从难度上看,攻打宁远比攻打山海关的难度低得多。
攻打宁远,只需要越过锦州两百里。而在距离宁远城三十里外的觉华岛上,明军也囤积着大量物资,后勤相对容易保障。
攻打山海关,却需要越过锦州四百里。一旦遭遇明军实施焦土*,后金大军很可能万劫不复。
从建立那天起,山海关就是坚不可摧的要塞。后金最后之所以能够入关,是吴三桂开城投降,后金要想硬打进山海关,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宁远大捷的存在,所以袁崇焕等人的意见被认为是正确的,而高第则饱受嘲笑。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对高第非常不公平。
高第是前线指挥官,初来乍到想有一番作为,袁崇焕等人作为属下却不支持,这是什么行为?说好的军令如山呢?说好的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呢?
高第有错吗?当然有错。高第唯一的错误就是:没能果断拿下袁崇焕等不服军令者,或者说高第没能力让袁崇焕等人听令。
宁远大捷很了不起吗?不见得。
据阎崇年先生说,在宁远之战中,明军死了7000人,老百姓也死了7000人,粮食和船只也损失了不少。《明史》的说法更严重,明朝军民死伤数万。而后金军呢?官方宣称死亡不超过500人,各种史料有不同意见,但最大数字不超过2000人。
总之,觉华岛上明军 7000 余名,商民 7000 余丁口都被后金军杀戮,粮料 8 万余石和船 2000 余艘都被后金焚烧。——阎崇年·《袁崇焕传》
我大清初解围,分兵数万略觉华岛,杀参将金冠等及军民数万。——《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最关键的是:如果袁崇焕等人服从高第的指挥,这一仗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这一仗爆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第收缩兵力固守山海关的策略,被袁崇焕等人抵制。
很多人说,宁远大捷打出了明军的威风,是有正面意义的,它避免了后金长驱山海关。这种说法不能说全错,但所谓的正面意义或价值显然是微乎其微的。
当初熊廷弼放弃宁锦、退守山海关以后,大明**就是否收复宁锦问题展开争论,这一争论就是七个月。可在这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努尔哈赤并没有发起对山海关的冲击。
如果没有宁远大捷,后金就会长驱山海关?这话说得也太满了。
熊廷弼之后,孙承宗经略辽东,花了近四年的时间大搞土木工程。在这四年中,孙承宗只打过一仗,而且失败了。可就算如此,后金也没有趁势攻打山海关。
如果后金真的有兴趣攻打山海关,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呢?
更重要的是,在宁远之战中,后金已经占据了锦州一线,而明军被*到了宁远一线。换言之,明军被*得倒退两百里,结果后金主动撤军了。这种行为,怎么看都不像对山海关有企图的样子。
根本原因就在于:攻打山海关,不符合后金当时的利益。
当时的后金,东边有朝鲜、西边有蒙古、腹心还有一个擅长打游击战的毛文龙。对于后金而言,这些势力才是他们急需摆平的。
在这三股势力没有被消灭之前,后金根本无法集中全力和明军较量。而且就算后金集中了全力,他们也依然没能打破山海关的防守。
要说宁远大捷唯一的意义,恐怕就是把大明帝国的防线推前四百余里。这样一来,后金就没法安心应付那三股势力了。
可对于当时的明军而言,这种行为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明军早已被吃空饷等行为腐化了,只能窝在城里玩什么“城墙大炮”战术。
在这种背景下,把防线往前推进四百余里,又有什么作用呢?至少在战后,没有产生任何了不起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43
宁远大捷打退后金的进攻,*得后金撤退,极大地鼓舞了明军的士气,是明君首胜,也是明军打得最漂亮的一仗,使得明军的防线向前推进不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43
因为它是第一次以少胜多打赢清军,从两军对峙中,能够鼓舞士气,其次宁远大捷,大大提高了百姓对明朝的信心。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44
宁远大捷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重伤了后金统帅努尔哈赤,使他不治身亡,沉重打击了后金的士气,使后金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45
提高士气,在对后金作战中,宁远大捷之前明朝都是失败的,明军士气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