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01 09: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10:20
最早对海平面升降旋回的观察起源于地震地层学分析(Michum等,1977;Vail等,1977,1987)。虽然露头层序地层研究中的三维控制因素迄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地质信息。这种方法可以作为更为详细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工具(Michel Rioult等,1991)。主要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取决于地震资料分析,在地下层序对比中亦为重要,例如在地震分辨率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分析、对比层序、超层序和巨层序。测井和露头资料的详细研究,可以进行高频、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但是如何识别沉积层序及几个重大界面,尚需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作者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露头层序地层工作方法的总结,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提出以下工作步骤:
1.逐层详细分析、识别准层序
在基干露头剖面上,最重要的步骤是获取地质信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对大断面进行自然伽马信息获取。其主要方法是逐层详细分析并识别成因地层单元,获取矿物学的、岩石学的、古生物学的和沉积学演化资料,特别是识别露头剖面上的间断面。这一步骤的室内工作是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碳酸盐含量、X光衍射、地球化学及岩石学分析来完善的。这一步骤在露头层序地层研究是首要步骤。详细的室内外研究必将获得精确的成果,其结果是识别出准层序。在碳酸盐地层中一系列的向上变深或变浅的准层序,不仅能反映出古水深的变化,而且准层序组的叠加型式对于分析体系域及沉积层序很有意义。例如海进体系域以退积式准层序组为主,垂向上水体是向上变深的;高水位体系域下部以加积式准层序组(追补型)为主,上部以前积式准层序组(并进型)占主导地位,总体上是向上变浅的。在一个海平面变化周期中,沉积环境也必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演化,因此分析沉积相、确定古水深也是很重要的,其中波基面和风暴浪基面是两个重要的水体深度分界面。
2.分析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第二个步骤是分析沉积环境、重建古地理格局(Hallam,1975)。根据沉积构造、古生态、环境变迁、生物的时空分布、不连续面及间断面,分析沉积史和生物演化史,从而可以制作综合性的区域性图件。露头上化石的分带,浮游、底栖和陆相生物的分异,以及各类生物的丰度与分异度,可以用来查清古地理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Michel Rioult等,1991)。
3.古水深估测
第三个步骤是连续沉积环境剖面中分析古水深的变化。其中,古水深演化趋势是很有用的。沉积构造、礁、化石、遗迹化石组合和地貌学、碎屑含量与分段曲线、碳酸盐增长速度及自生矿物,都可以粗略用来估测古水深。但是在陆架坡折(退覆坡折)部位,最关键的古水深变化标志是波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作者在工区使用的参考深度分别是30m和100m。此外,碳酸盐岩补偿深度(CCD)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水深分界面,深度至少大于1000m(现代大西洋4000~6000m)。
4.识别最大海进和海退相旋回
在连续、完整的研究剖面上,存在一系列沉积层序,这些系列层序中具有相对应的最大海进和海退相旋回,这可以识别与最大海泛作用对应的多个连续的海泛事件沉积。与最大海泛时期或高可容纳空间期相联系的是密集段,而海进-海退旋回的顶底界可能是与首次海泛面重合的层序边界(下切谷除外)。
5.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根据准层序组类型(退积型、前积型及加积型)、古水深变化、密集段和首次洪泛面,划分体系域和沉积层序。沉积层序的识别关键是层序边界,它通常位于两个密集段之间。层序边界部位有地层缺失、暴露剥蚀、生物扰动、微体生物丰度低等特点。
露头地层中的层序边界有时难以识别,特别是高频层序,因此需要结合准层序组变化型式、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有联系的沉积相变迁、空间上的地层分布型式等综合确定。
6.时代标定并建立海平面变化曲线
沉积层序及其边界的时代可以由高分辨率的生物地层来标定,在经费条件许可的状况下可以由放射性同位素及磁性地层来确定。时间尺度用于命名、对比、将各沉积层序归位于与地层格架相关的时间序列中。
在建立层序地层格架、时代标定的基础上,根据“上超点”变化、结合Milankovitch周期的Fischer图解或可容纳空间变化建立海平面升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