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重臣崔浩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01 10: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4:35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在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都受到重用的崔浩,被修史“暴扬国恶”的罪名处死。崔浩所在的家族——清河崔氏,满门抄斩,与之家族有姻亲的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也都惨遭灭族。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魏书·崔浩传》
搜史君不禁要问:“为何崔浩一案会造成如此残酷的大狱?难道仅仅是因为修撰史书所导致的吗?”天兴中,给事秘书,转著作郎。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魏书·崔浩传》
早在道武帝年间,崔浩就做了著作郎。崔浩家族几代人都以书法闻名,崔浩的曾祖父崔悦师从书法名家卫瓘、索靖,道武帝当年就夸崔浩字写得好。明元帝年间,崔浩又被封为国子祭酒就,崔浩经常教明元帝儒家经典,可以说是帝师了。
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崔浩常常参与商议军国大事(之前对于崔浩在军事策略上详细描述过了:北魏“张良”崔浩身为三朝元老,却也逃不过“飞鸟尽,良弓藏”)有一回太武帝几件新近投降的几百名高车酋长,指着崔浩说:“大家看,这人身材矮小,拉不开弓箭,用不了长矛,但是肚子里有一堆兵。朕打了好多胜仗,都是他指点的功劳。”太武帝对崔浩的信任已经几近“沉迷”,为何搜史君要这么说呢?
这句话就说明了崔浩在太武帝眼中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了。可问题就来了,一个被皇帝如此信任的人,为什么突然遭到灭族?
接下了我们就来看看。崔浩他还做了些什么,这些事情里面有没有引起灾祸的事情。吾行道隐居,不营世务,忽受神中之诀,当兼修儒教,辅助太平真君,继千载之绝统。——《魏书·崔浩传》
崔浩师从寇谦之,之后还把他推荐给了太武帝。寇谦之是谁?
道教的改革家,他抛弃了张道陵、张鲁五斗米道教的风格,将礼拜求度为主,服食丹药、*道术为辅。当年到了平城,号称自己要辅佐北方的“太平真君”。听了这话,太武帝就将自己的年号改成了“太平真君”(440——451年)。
这么看来崔浩获罪会不会与这件事有关呢?
毕竟我们现代人都知道,有一部分道士大多是忽悠人的。但是再分析分析寇谦之是死于太平真君九年(448年),这个时间在崔浩获罪之前,而太平真君这个年号在寇谦之死后,还一直在用。所以搜史君认为崔浩获罪,选用“太平真君”为年号还有寇谦之的死没有直接关系。
而关于崔浩的获罪原因,历史上一致认为是由于修史“暴扬国恶”所导致的,那么我们就来先看看这件事。
太武帝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末成。逊于太宗,废而不述。神麚二年,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晃继、范亨、黄辅等共参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魏书·崔浩传》
道武帝时期派尚书郎邓渊编著《国记》十多卷,《国记》用的是编年体,但是在邓渊手中并没有完成;到了明元帝时期,修史的工作并没有进行,直到太武帝神麚二年(429年),才命崔浩和中书侍郎邓颖等人继续修著《国记》。这邓颖就是邓渊的儿子,太延五年(439年)魏灭北凉后,崔浩将凉州的士人阴仲达、段承根吸收到修史的工作中。
崔浩担任总其事(总主编),以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等人一起修著《国记》。根据这条记载,可以看出神麚年间《国记》已经被撰写出一部分了,到了讨伐北凉的时候崔浩被留在京城,继续编写。《国记》的成书具体时间,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搜史君认为不会离伐凉的时间(太延五年439年)太远。
修撰国史成罪,是因为当年刻《国记》的碑上,有鲜卑人所认为的宣扬国恶,也就是鲜卑族早期的一些不良状况。鲜卑族人一起向太武帝进言要惩治崔浩,所以才造就了这场北魏空前的惨祸。
虽然历史是这样记载的,但是还有一些信息我们不能放过。接下来我们从史料里找出这么几件事来看看。第一件事:
明元帝末年,崔浩“与同僚论五等郡县之是非,考秦始皇、汉武帝之违失……时伏其言。”然后又与自己的*寇谦之谈论这些问题,于是“著书二十余篇,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道,大旨先以复五等为本”。这里说的“五等”就是指古代爵位里的“五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一个“五等”一个“郡县”
搜史君觉得这里崔浩是想说:“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得失问题。”;后面又说了“复五等为本”这就表明崔浩是支持分封制的,主张如今的北魏应该像周朝一样“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第二件事: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玄劝之曰: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思。——《魏书·卢玄传》
太武帝神麚四年(431年),北魏征调很多大族的名士如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等在平城觐见。崔浩当时想要“大整流品,明辨姓族”。卢玄就劝他不要那么急,毕竟创立一个新制,是需要时机的,这么大的变革希望成功的能有几个人?
这件事,在《魏书·崔浩传》中却是没有提到,但是在《魏书·卢玄传》中却提到了,搜史君觉得这并不是说这件事非常小,应该是修撰之人有意避开,或者是迫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崔浩传》中避开,但是又想要让后人知晓,就只能将此事写在与之有关联的《卢玄传》中了。
以上两件事,或许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北魏征调各地大族名士来到平城,是想要这些大族为北魏所用,但是崔浩却想要“大整流品,明辨士族”这就是要提高这些大族的地位,这地位怎么提升呢?
这就看和第一件事有联系了,第一件事中说“复五等”,那不就是说要想提升大族的地位,那就要给这些大族封侯,这样看来的话不就是要和北魏皇权分庭抗礼?
可是崔浩偏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中书侍郎高允知道了,就说:“崔公这样肯定不会有好下场,自己考虑不周,不肯认错还偏要和上面的争辩,这样怎么能行!”和第二件事一样,这件事只在《魏书·高允传》中记载了《崔浩传》中依旧是只字未提,搜史君觉得这肯定不是巧合了,而是编撰者刻意为之。
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孝经》、《论语》、《诗》、《尚书》、《春秋》、《礼记》、《周易》。——《魏书·崔浩传》
著作令史太原闵湛、赵郡郗标素谄事浩,乃请立石铭,刊载《国书》,并勒所注《五经》。浩赞成之。——《魏书·崔浩传》
明元帝曾经还命崔浩给《急就章》、《孝经》、《论语》、《诗》、《书》、《礼》、《易》、《春秋》写过注,而用时不过三年,搜史君觉得崔浩的这些注肯定不是精注,但是手下著作令史闵湛、郗标却上书说前人的注都不如崔浩,要求收缴国内各地的旧注,发行崔浩的注。后来将《国记》刻在石碑上也是这二人的主意,高允知道后就认为闵湛、郗标这两人干的事,早晚要毁了崔浩。
搜史君认为,崔浩之死和闵湛、郗标二人有直接关系,这二人给崔浩戴的帽子太高了,以至于这帽子突然掉了,崔浩也就不保了。将《国记》刻在石碑上是崔浩之死的导火索,这根导火索一点燃,崔浩之前的种种就会全部被引燃。
之前崔浩所说的“复五等”“大整流品,明辨姓族”都会被看成是想要使汉人与鲜卑皇室贵族平起平坐,想要裂土分封,瓦解拓跋氏的天下!目中无监国太子,安插门徒!想要以一家之言,代先贤之著作!
只要想往上面靠,崔浩之前做的几件事,没有一件靠不上去。就这样崔浩从一个被两朝重用的老臣变成一个阴谋篡国的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