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动漫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3:4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03:13
开山鼻祖?貌似是宫崎骏吧……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了“ACG”时代。所谓“ACG”,是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ame(游戏)的简称,它的三位一体,拼凑出的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沙盘。日本是“ACG”这个新时代的领跑者。近年来,当日本在制造业遭遇众多强大对手、不再能一枝独秀于世界舞台时,日本致力于用新技术打造新文化产品,使得它从一个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输出大国。目前,日本的动漫内容产业市场的总体规模,包括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诸如动画人物的使用授权、动画人物的玩具制造等,据估计已经达到2兆多日元,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十多个百分点,它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参考资料: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581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04:31
日本漫画流行的原因
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漫画慢慢地在中国传播开来,很多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都看过很多日本动漫。为什么日本漫画会那么流行呢?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漫画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日本漫画是按照读者群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类的,可分为儿童漫画(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内容简单易懂,如《哆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少年漫画(以6~18岁的少男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少女漫画、唯美漫画、女性漫画(以超过20岁的女性,尤其是家庭妇女和白领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如:会长是女仆 、青年漫画(以18~25岁的青年男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有着更多*化的元素,内容多表现上班族和大学生生活)等等。 其次,日本漫画的画风非常丰富和漂亮,很受读者的欢迎。而且故事的情节或紧凑、或新颖,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心态。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在日本本土,有87%的人喜欢漫画,有84%的人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的物品。目前,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被中国的影视作品改编或借鉴的日本漫画
迄今为止,已有21部日本漫画被中国改编成影视作品或被中国的影视作品借鉴其剧情,其中9部由台湾改编,11部由*改编(借鉴),1部由香港改编。
改编类(已得到日本方面的授权):
电影《头文字D 极速漂移》 原作:重野秀一《头文字D》 电影《墨攻》 原作:森秀树《墨子攻略》 电视剧《爱情*》 原作:柴门文《爱情*》 电视剧《恶作剧之吻》 原作:多田薰《淘气小亲亲》 电视剧《贫穷贵公子》 原作:森永爱《山田太郎的故事》 电视剧《东方茱丽叶》 原作: 北川美幸《东京茱丽叶》 电视剧《花样少男少女》 原作:中条比纱也《偷偷爱着你》 电视剧《网球王子》 原作:许斐刚《网球王子》 电视剧《桃花小妹》 原作:藤田和子《桃花妹妹》 电视剧《公主小妹》 原作:藤田和子《我家小妹》 电视剧《爱似百汇》 原作:七路眺 《爱似百汇》 电视剧《花样男子》 原作:神尾叶子 《花样男子》
借鉴类(未得到日本方面的授权):
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 原作:藤泽亨《麻辣教师GTO》 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 原作:柴门文《爱情*》 电视剧《深瞳》、《暗夜心慌慌》 原作:佐藤文也《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电视剧《灵珠》 原作:高桥留美子《犬夜叉》 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大嘴巴嘟嘟》 原作:臼井仪人《蜡笔小新》 动画片《恐龙宝贝》 原作:田尻智《神奇宝贝》 动画片《心灵之窗》 原作:新海诚《秒速5厘米》 动画片《太空历险记》 原作:美树本晴彦《超时空要塞Macross》 动画片《御兽王者》 原作:《数码宝贝3》 电视剧 《金甲战士》 原作:《奥特曼》 动画片《晶码战士》 原作:《数码宝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06:05
其实是这种风格更符合更多人的审美,审美越来越统一,你没发现现在角色都是差不多的吗,长得越来越类似,这就是现代审美统一的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1 07:57
铁臂阿童木》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海外TV版动画,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铁臂阿童木》是日本的第一部TV版动画,它对于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形象。而他的“父亲”就是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造就日本动漫辉煌时代的开山鼻祖——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192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本名手冢治。19岁发表成名作《新宝岛》。他的代表作品还有《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大都会》、《火之鸟》和《Black Jack》。是日本最为杰出的漫画家和动画大师。
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动漫发展模式是日本动漫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20世纪中叶,美国动画界巨头迪斯尼公司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好莱坞式的高成本、大制作的模式。一部影片的制作成功要耗费庞大的资金、时间和人力。如果制作出的影片不被观众认可,严重时可以使一个工厂迅速破产。可以说,美国的动画制作模式是建立在庞大的资金后盾上的,这显然不符合日本当时的国情。战争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那时日本很难有公司可以按照美国的模式来制作动画片。为了发展日本本国的动画产业,日本动漫界不得不另辟蹊径。
手冢治虫创造的“三帧”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三帧”模式就是眨眼三帧、说话三帧的模式。手冢治虫认为:只要故事好,就算是两张纸片也一样可以吸引人。在动画制作过程中,手冢治虫减少角色的动作,著力刻画角色的内心世界,赋予作品很强的故事性,再配合大量预定的动作,最大限度地节约制作成本。这种方式至今仍然被日本动画界使用。
手冢治虫不仅开创了日本电视和电影动画精简成本的制作方式, 而且建立了动漫及其周边产品开发的整体行销模式。2007年,手冢治虫的漫画《多罗罗》再一次被搬上大银幕,斥资20亿日元,在日本刚一上映即蝉联两周票房冠军,至今票房已累计达35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