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鱼的学名叫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3:0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25
嘎鱼学名黄颡鱼。
一、养殖方法:
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鱼池,水深在1.5m以上,面积一般为2-10亩的池塘。对于池底淤泥超过10cm的池塘,必须清除过多的淤泥。在清除过多淤泥后,不要立即注水,而应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或漂白粉7-10千克溶解化浆全池泼洒。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或春初进行,放养规格一般为20克/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鱼种放养前,应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后,方可放养。同时,搭配花白鲢的夏花鱼种,花鲢1000尾/亩,白鲢3000尾/亩。
3、饵料配制与投喂
黄颡鱼以肉食性为主,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将小鱼、小虾、螺蚌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3—8%的面粉作粘合剂,充分搅匀后,放在饲料台上投喂。对于上述动物性原料缺乏时,可按鱼粉30%,豆饼30%,麸皮20%,玉米10%,面粉6%和4%的鱼油和矿物质的配方,制作成颗粒饲料投喂。也可向专业性生产厂家购买全价黄颡鱼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投饵采取“四定”原则,日投饵两次,日投饵率控制在5—8%之间,视鱼的摄食、天气、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
4、日常管理与病害防治
黄颡鱼主养水质调节非常重要。自5月份开始应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如发现水质过肥,应及时排出部分老水,加注新水,以保证鱼类摄食旺盛,正常生长。每天进行巡塘观察,做好食台和食物的管理,检查鱼体和做好养鱼记录。同时应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病害防治工作。在鱼病流行季节,应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一次1ppm漂白粉或25 ppm生石灰。在日常巡塘时,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处理,防止病情蔓延。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较为敏感,敌百虫、硫酸铜等药品应慎用。
二、简介:
嘎鱼喜栖于静水或缓流中,底层群居型生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喜弱光条件下活动和摄食。生存水温4~38℃,最佳生长水温在25℃左右,冬、夏季节不需专门的保温和防暑措施。最适pH值为7.0~8.4。该品种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一般,养殖两年上市,其商品鱼个体为100~200克。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池塘养殖规模较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1 06:25
嘎鱼学名是黄颡鱼,又名黄辣丁、黄姑子、黄沙古、黄角丁、刺黄股、昂刺鱼、昂公等。嘎鱼能够通过脊背上的骨骼摩擦碰撞,来发出嘎嘎的声音,所以才被称作嘎鱼。
黄颡鱼是鲿科、黄颡鱼属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延长,稍粗壮,吻端向背鳍上斜,后部侧扁。头略大而纵扁,头背大部裸露。吻部背面钝圆。口大。眼中等大。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伸达或超过眼后缘。鳃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鳍较小,具骨质硬刺,前缘光滑。脂鳍短,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偏前。臀鳍基底长,起点位于脂鳍起点垂直下方之前。胸鳍侧下位,骨质硬刺前缘锯齿细小而多。腹鳍短,末端伸达臀鳍。*距臀鳍起点与距腹鳍基后端约相等。尾鳍深分叉,末端圆。活体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渐浅*。沿侧线上下各有一狭窄的*纵带,约在腹鳍与臀鳍上方各有一*横带,交错形成断续的暗色纵斑块。尾鳍两叶中部各有一暗色纵条纹。
黄颡鱼多栖息于缓流多水草的湖周浅水区和入湖河流处,营底栖生活,尤其喜欢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且腐殖质多和淤泥多的地方。杂食性,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